復星集團CEO梁信軍:五年內房地產市場將發生逆轉
2014-06-16 14:09:52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前瞻網綜合
受益于電子商務的物流、快遞、倉儲,這些東西在我們原來制造業是相當低端的環節,現在低端環節變成香餑餑了,將來如果你要受益于移動互聯網嫁接金融,移動互聯網嫁接旅游、嫁接房地產、嫁接汽車,受益的行業非常多,移動互聯網嫁接汽車概率非常高,堵車的原因,擁有量的原因,人在汽車里的時間有可能逐步比家里和辦公室的時間,以前差很多,現在越來越接近,由于接近的時間多了以后,人的汽車擁有量多了以后將來能夠連接在一起,量非常大,車聯網連起來之后伴隨車聯網產生的行業是什么,有很多可以做。
第二個做得不愉快的原因,國內什么東西都貴,管制也太多,還是因為你們做了一個普通的企業,我覺得你們應該做一個不一樣的企業,應該學會到國際上多看看,嫁接一些國際的資源。現在從海外來說,其實總體來說有系統性的機會,我把它梳理了一下有三類,第一類是從制造大國,中國作為制造大國的角度出海的方式,比如說我們很多制造業的企業,你就可以按這個角度去琢磨。
過去我們作為制造業企業到海外買礦、買資源、買能源、買海外的銷售渠道、流水線、技術,目標都是搬到中國來,今后在國內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過的不順暢的人,應該認真想一想,怎么把產能搬出去,產能出口的問題。
最近我們出口了100萬噸鋼鐵產能到印尼,沒有必要跟國內的鋼鐵廠殺的鮮血橫流。基于消費大國的出海方式,這里面有無風險套利的機會,中國到現在為止還會被大家視做一個新興市場,但是其實在很多行業,咱們已經是主流市場了,在中國,在很多行業,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的市場或者馬上要成為第一大的市場。比如說像汽車、消費品、奢侈品、未來大健康,包括像視頻、互聯網等等。所以我覺得在這些領域當中,我們都可以找到全球數一數二的公司,它不一定貴,可以帶動到中國來發展,這種消費大國出口的方式是非常穩健的。
民營大國這是必須要說的,王主席在海外的投資大部分是海外融資的,融資成本去年2%都不到,不知道在座的民營企業大概要多少,在海外就是這么便宜。像四大國有銀行,在國內受制于各種各樣的寶寶們,把存款提到四點幾,這么一個困境的時候,海外融資非常便宜,1到5月份四大國有銀行歐洲融了750億人民幣的債權,五年息不到2%,在日本剛剛說利息提高4倍,日本銀行現在給老百姓的存款現在是千分之零點三五,變成千分之一點四,日元兌人民幣又在貶值,海外的確有大量的廉價跟便宜的資金。如果你想過得滋潤一點的話,我希望制造業,好好想想產能怎么出口,如果是消費,怎么無風險套利機會,怎么便宜的用海外的錢。金融行業,原來是我們的石漏斗,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市場利率來說,存款價格上升肯定帶動貸款價格上升,美國、香港、臺灣都出現過,利率管制的消失之后,第一會看到存款利率快速上升,很快看到貸款上升,美國貸款利率到4%,中國將來也不會少的,信貸成本,市場利率是上升的趨勢。
最近大家都感覺到,金融在放水,在銀行間的利息在下降,這里面有政策利率下降,市場利率在上升。總的來說,寬松度在提高,所以我認為可能短期之內,比如說半年,這個趨勢恐怕利率,特別是債券的利率是往下走的。所以對地方政府,對民營企業來說,在國內想融資從債券的直接角度融資,對你是最佳的,成本會低。
第二個金融企業過得不愉快的原因,過去做的生意主要是B2B,現在越來越多的個人金融,個人金融之所以發展壯大的很重要原因,跟中國的中產階級的成長是有關系的。我覺得既然B2B做得不愉快,為何不認真考慮B2C呢,如果把個人金融做好,一樣過得很愉快。
人民幣的國際化,現在老百姓的存款45萬億,至少20%,9萬億想出去,在座的都是千萬富豪以上的人,可投資基金有27萬億,起碼有三分之一想到海外去。大家知不知道從改革開放以來到今天,我們整個國家的外商的招商引資的總額1.3、1.4萬億的美金而已,然而國內想出去的企業就有3萬多億美元。所以我覺得如果把海外渠道建設好,海外資源弄起來,能力弄起來,金融機構也可以過得很愉快。
我們最近投了BHF,O2O最大的獨立銀行,直接金融的目的,很多人說,做直接金融推高了金融成本,今天有媒體在場,盡管如此還想暴粗口,簡直是胡說八道,直接金融毫無疑問,降低了資金的成本,因為很簡單,有錢直接借給需要錢的人,中間沒有中介機構,怎會抬高成本高呢,比銀行貸款便宜很多,除了債券之外有很多的融資方,直接金融給了民營企業投資太多的選擇。所以我覺得金融機構最近幾年不開心的原因,你就得想辦法做一個快活的企業。
我講講房地產,我覺得未來6到8年,咱們可以下一個小的賭注,中國第一大行業是誰,過去我們覺得毫無疑問,最大的土豪產出,成堆產出都是在房地產領域,由于房地產的規模是中國第一大行業。我覺得6到8年內,大健康就會成為中國第一大行業,所以在座的很多企業家,可能都沒碰過大健康這個產業,這么大未來成為中國第一大的行業,如果你過去一直碰房地產,為何不去碰碰大健康,從培訓教育、研發、醫藥制造、醫藥批發到零售,醫院下游到養老,再到醫療,整個健康大的產業支付,保險,支付渠道等等整個環節我覺得非常大的體量,很多人是可以做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