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水果超市獨有的賺錢秘笈
2015-11-24 10:11:57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北京晨報(北京)
水果電商的生意經剛剛起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水果消費的盤子是不斷擴大的。”一位電商內部人士表示,線上還是線下,并不是決定勝負的根本,“零售歸根到底,還是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朋友圈里賣水果的多起來
孫小姐最近發現,在自己朋友圈里,賣水果的微店突然多了起來。微店將農民直接帶到了消費者面前,成了小而美的水果電商。“朋友的哥哥是新疆庫爾勒的農民,以前沒有微信,今年也開始嘗試在朋友群開微店賣香梨。”孫小姐說,因為是知根知底的熟人,她現在已經成了微店的“老客戶”,把微店推薦給了不少朋友,“香梨的口感比外面好很多,價格也公道。”
店主林先生表示,水果從新疆運到北京不容易,“有時候要日夜兼程趕上三天三夜,合伙開店的同學在阿克蘇種蘋果,一次路上出了點事故,摔了19箱蘋果,大家心疼的不得了。”然而,雖然物流、租冷庫的成本不低,相比在當地水果就被渠道商收購,林先生覺得帶著水果上北京還是值得的,“收購價太便宜了”。
生鮮電商市場滲透率僅有1%
冷鏈、物流、損耗成本巨大,對于傳統的生鮮電商而言,賣水果仍然是一門不太賺錢的生意。然而,龐大的市場前景有足夠的吸引力。
尼爾森的報告顯示:目前網購生鮮產品越來越普及,并且已經成為30歲左右都市白領的第一選擇;而另一方面,我國目前生鮮電商的市場滲透率還僅有1%。在各生鮮品類中,網購奶制品的消費者占比最高(63%),其次就是水果(51%)。“生鮮020是最后誕生巨頭的領域。”生鮮電商本來生活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為了和近水樓臺的水果店競爭,水果電商們也變得離消費者越來越近,回歸產品新鮮、購買便利的零售本質。本來生活旗下今年5月才上線的“本來便利”,開發出六粒裝的個性化小包裝褚橙,可以在用戶下完單1小時之內將褚橙送到用戶手上。
除此之外,建立起采摘、配送、冷庫等能自己把控的供應鏈,成為有追求的水果電商的必修課。有媒體報道,由于在供應鏈上的巨大投入,天天果園的配送范圍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水果損耗率控制在5%左右。今年京東領投天天果園,共注資7000萬美元。
水果行業這塊肥肉不易啃
水果超市悶聲發財,而生鮮電商都在虧損
盡管水果市場的萬億前景吸引著人們前赴后繼地賣水果,但真正投身后才發現,水果行業這塊肥肉不易啃。
這些年燒錢成為水果生鮮電商的標簽。天天果園市場總監陳嘉杰此前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水果電商燒錢主要在基礎建設上,主要是倉儲和物流,“而且不燒不行”。陳嘉杰感慨道,從市場份額來說,水果電商現在是藍海,而從進入門檻來說,水果電商已經變為廝殺激烈的紅海,因為幾乎所有的生鮮電商都是重資產模式,大家都在負重前行。更為殘酷的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生鮮水果電商的價格戰愈演愈烈,“生鮮電商價格戰是貼著成本在打”,陳嘉杰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價格戰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高投入、價格戰,再加上生鮮電商天然的“硬傷”,使得盈利成為生鮮水果電商的普遍性難題。即使創始人是做水果起家,即使成為目前國內市場份額最大、銷售額最大的生鮮水果電商,即便已經獲得京東的戰略入股,天天果園仍要直面盈利難的問題。陳嘉杰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天天果園目前還沒有盈利,“短期盈利并不是主要目標”。
“做生鮮電商的老板們有一個相似的困惑,就是一不小心就把模式做重,比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原本外包給第三方配送企業,但卻發現成本不但沒降低,配送效率反而降低了,于是還得自己來,所以重資產運營并非個人意愿所決定。”新農商學院創始人辛巴指出,因生鮮行業的特殊性,現有的生鮮電商們一般都是把“上游+下游”一起做,基本都成了全產業鏈模式。
就在水果電商負重前行之際,水果連鎖店卻在悶聲發財。果多美董事總經理張云根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天天果園的每家店都在盈利,毛利率在20%左右。”“實際上我們沒有受到線上的影響。為什么?互聯網對標準化產品的沖擊是有的,但是對于水果等非標準化產品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水果從采購、保存、周轉有非常高的要求,保證高效才是零售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張云根看來,水果高頻消費的屬性使得各種力量對水果行業躍躍欲試,一旦投身才發現這個行業門檻十分高,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專注于消費品投資的天圖資本首席投資官馮衛東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水果連鎖店的優勢是對整個供應鏈和品質的把控,而目前電商沒有解決供應鏈的問題,“大家賣的水果都沒有獨特之處,沒有差異化,只好打價格戰。為了盈利只能提高客單價,讓消費者一次買很多,這樣也不符合大家對水果的消費習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