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企業活不過18個月 怎樣避免“初創死”?
2015-10-13 11:45:00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i黑馬
根據彭博通訊社的一份數據,創新企業有80%在創業的頭18個月里宣告失敗,可謂是失敗的高峰期。而創業初期到底會有怎樣的困難,又該如何應對呢?
在線婚戀平臺Sparkology的創始人Alex Furmansky,同時也給很多創新企業提供指導。他和我聊天時,談到創業周期的問題。他覺得創業都是一開始很順利,然后3-4個月會出現瓶頸期,到1年左右,能夠堅持下來的公司業務都慢慢穩固,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當然,這個時間表不是絕對的。但創業開始,通常都會有個“創業蜜月期”,因為這時,心理上,你最有激情;策略上,你有模糊的計劃;人脈上:你會有一批之前的“關系”可以求助。再說說市場,你的新產品剛上市時,總會有喜歡追新的早期接受者(early adoptor)會首先跟上你,讓你很有成就感,甚至投資人都可能更愛追捧新人。
蜜月期一過,你會發現心理上開始疲勞,進入“瓶頸期”;策略上,不但你最初的想法可能有80%被證明是錯的,還冒出很多新問題;人脈上,能幫你的親朋好友你都找遍了,感覺孤立無援;而市場呢,你已經沒辦法用“新”來博眼球,而讓大眾市場接受又需要時間。Airbnb就有過類似的經歷,在2008年的美國民主黨大會上,他們短暫成為媒體和用戶的寵兒,但會議一結束就被人淡忘了。
瓶頸期當然是痛苦的,但很遺憾,它又是無法避免的。心理上,“Keep Calm and Carry on”,小心創業蜜月期“幸福來得太突然”而暈了頭,不然你可能還沒被困難打倒,就已經被挫敗感打敗了。“+1”的創始人張鑫就表示,當年“+1”剛面市時,就是因為拿錢太容易,上線時用戶增長過快,媒體迅速曝光,讓自己感覺頭上多了個光環。在之后的融資中,他過于樂觀,又沒能解決好“+1”暴露出的功能問題,最后以失敗告終。
策略上,你要明白現在遇到的問題可能就是你業務的核心所在,奠定偉大公司的關鍵可能就在此時。要把眼前的每一個問題當成一次完善產品的機會。舉個例子,Airbnb剛推出的時候,只有創始人Brian自己做了用戶,結果因為幾天沒把錢交到房東手里,引起了不愉快。首戰失敗,讓Brian有了創建付款系統的想法,這也成了Airbnb未來附加價值的核心。
人脈上,每個人的社交圈都是有限的,因此你可以多多參加行業活動,關注行業組織,同時和創業伙伴、朋友分享你遇到的困難,尋求幫助。他們可能會有適合的人脈可以分享。
市場上,你要學會抓住第一批客戶。你可能還在虧本服務他們,但記住他們將是你的第一批代言人和測試者,伺候好他們絕對讓你受益匪淺,這也是著名孵化器YC給創業公司的核心建議。
除此之外,想要成為最后留下來的20%、10%,甚至成功的1%,還要建立好的盈利模式和堅固的團隊,這將是你長久需要的武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