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首推農險+科技服務模式 平安AI智能助力現代化農業
2018-02-06 10:23:42 責任編輯: 來源:網易
2月1日,首屆“‘農險+科技’研討暨AI生物智能識別技術推介會”在成都召開。會上,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產險、平安科技聯合推出“農險+科技”服務新模式。該模式涵蓋四大綜合管理體系,依托多項AI智能前沿科技,助推農險業務,將有效提升“三農”服務水平,助力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及農業供給側改革。
平安產險副總經理曹六一表示,這套服務新模式涵蓋了客戶信息管理體系、標的信息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和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四大綜合管理體系,以業內先進的“核心業務管理系統”和“前端移動服務管理平臺”為兩大抓手,為農戶提供從農業生產、保險服務到農產品銷售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其中,客戶信息管理體系通過智能科技手段做好農戶智能識別與辨認,致力于解決“誰參保,賠給誰”的問題,實現農戶和風險篩選的精準管理,同時智能讀取農戶身份證、銀行卡、一卡通等信息減少人為錄入錯誤風險;標的信息管理體系對承保理賠標的進行唯一性識別和智能定損,做到標的科技化管理,重點解決“保什么,賠什么,保在哪,賠在哪”的問題,實現標的精細化管理;風險管理體系為客戶打造專屬的農業風險管理地圖、輸出風控研究成果,通過智慧農業、智能定價、智能作業模塊,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強化防災防損工作;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建立農險線上銷售平臺,還可提供農產品交易平臺、農資電銷平臺、農技服務平臺以及氣象、價格等數據查詢平臺,通過集團綜合金融優勢,提升農業全產業鏈服務能力。
四大綜合管理體系的背后,是中國平安前沿科技的創新應用。平安科技首席科學家肖京博士介紹,依托集團強大的科技平臺,融合中國農科院信息研究所、中國四維、大疆創新等戰略合作伙伴的創新技術應用,平安推出多模態生物識別、牲畜識別、OCR票證通、衛星遙感、無人機+移動互聯網、DRS鷹眼系統等6大“黑科技”,助推四大綜合管理系統順暢運行。
其中,多模態生物識別將3D人臉識別、聲紋識別和唇語識別三大高精度識別引擎融為一體,通過采集三種不同的生物特征,通過分析、判斷三種識別方式的特征值,結合數據融合技術,使得認證和識別過程更加精準、安全;牲畜識別主要基于卷積神經網絡,通過學習獲取牲畜唯一性標簽來實現;OCR票證識別技術是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和眾包的技術方式大幅提高錄入效率,可以使得識別率接近 98 %,模型識別速度高達0.4s/張,支持文字實時識別能力,識別速度快,穩定可靠有效節省 90%人力成本,實現企業電子化存檔、管理,并能夠智能讀取農戶身份證、銀行卡、一卡通等信息,減少人為錄入錯誤風險;無人機與衛星遙感技術在種植險和林木險進行標的位置、面積的管理;依托聚合140億地理、災害、氣象、保險大數據的鷹眼系統(DRS)險風險數據量化平臺,為客戶打造專屬的農業風險管理地圖,輸出風控研究成果。
中國平安這次推出的農業保險新模式,是根據國家對農業及農業保險的政策精神和發展要求,致力于解決服務中的“準、精、快、好”問題:“準”是準確知道承保標的的屬主、承保標的位置、承保標的數量、準確賠款到戶;“精”是指農險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農險產品定價的精準、作業流程的精確化;“快”是指農險作業快捷高效,提供智能化技術減少人工作業和人為操作,讓承保理賠流程線上化、自動化和系統化;“好”是指客戶體驗好、社會影響效果好。(粵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