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持股過節? 歷史數據表明節后上漲概率大
面對近期跌跌不休的A股市場,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已經成了股民繞不開的話題了,近期A股市場不斷縮量,持續的箱體震蕩,關于3200點爭奪久攻不下,這就成了眾股民心理的一道坎,很多股民認為,長期不漲肯定跌,這也讓本來就糾結的股民再現困擾。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A股市場往期的表現, 我國的十一國慶七天長假,自1999年開始實施,至今一共有16次假日。根據數據分析,上證綜指在十一之前和之后交易日的表現。結果表明,在十一長假之前的三個交易日和假日之后的兩個交易日,上證綜指表現較好。在16次十一長假前后,上證綜指有11次上漲,上漲概率為68.75%,指數漲跌幅的中值為1.87%,均值為1.05%。由此可見,在十一假日前后,指數上漲的概率較大,十一效應在A股市場中較為明顯。
不僅十一長假前后股市表現較好,其他長假前后市場的表現也較為積極。比如春節,研究結果表明,在節前五個交易日,節后七個交易日里,上證綜指表現較好。在迄今為止的22個春節前后,上證綜指上漲次數為18次,上漲概率高達81.81%,漲跌幅的中值為3.19%,均值為3.72%。另外,我國在1999年至2007年期間實行了五一長假,在此期間,上證綜指在五一假日前三個交易日和后兩個交易日表現較好。在8次長假前后,上證綜指有5次上漲,上漲概率為62.5%。上證綜指漲跌幅的中值為1.21%,均值為1.54%。由此可見,A股市場在長假期間的歷史表現明顯呈現出節日效應。
然而,如果脫離我們選擇的范圍,在遠離節日的交易日里,指數的表現基本回歸到了隨機分布的狀態,上證綜指漲跌互現的表現十分明顯,尤其是春節前后,指數漲跌幅的中值和均值背離,反映出指數此時的波動較大。同時,我們注意到,我國的傳統假日,春節的效應更強,而法定假日五一、十一的效應不及傳統假日,無論從是從上漲的概率,還是平均上漲幅度。
所以,筆者認為,應該理性投資,把資產進行合理的配置,要弄清楚關于持股還是持幣問題,還是先要想好投資或者投機的問題。若是進行一個周期較長的投資活動,那持股或者不持股相對來說,意義就不是很大了。(以上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投資者需謹慎投資)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