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廢債”做法不可取 還唄APP支招正確還款姿勢
2018-08-29 11:48:23 責任編輯: 來源:互聯網
近日,監管部門集中整治逃廢債現象。一方面要求各大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報逃廢債名單,另一方面提醒逃廢債借款人放棄“躲過風頭”的幻想,盡快還款,以免產生于己于家人都不利的長期影響。
什么叫逃廢債呢?逃廢債是一種民事違約行為,強調債務人的主觀故意,就是說債務人有履行能力而不盡力履行債務的行為就是逃廢債,也就是俗稱的“老賴”。
面對監管部門的重拳出擊,“老賴”一族已經感到壓力山大。不良信用記錄被記入征信系統后,就無法向銀行申請貸款買房買車。通過各種方式催款仍拒不執行者,將會被申請列入法院“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屆時子女入讀民辦學校、出國旅游、留學,甚至坐飛機高鐵出行、住酒店都會受到限制。抱著僥幸的心理持續觀望,等來的只會是嚴懲和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碰壁和不便。
對于有意愿還款,但又心存顧慮的逃廢債借款人,還唄APP負責人表示,懲治是一種監管的手段而非目的,消除誤會、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盡快確定還款計劃,避免上征信“黑名單”,出現給今后生活造成重重障礙的被動局面。
這對這部分逃廢債借款人,他們的誤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誤解一:別人不還,我就不還。
事實上,一旦合同簽訂,債權債務關系即成立并受法律保護,借款人的債務關系就存在。就是說,借款人借錢、還錢的對象都是出借人,即便平臺清盤退出,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追索欠款,同時也可以上報逃廢債信息;此外,出借人還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向借款人追索欠款。
誤解二:反正已上征信“黑名單”,索性不還了。
上面已經說過,上了征信“黑名單”是一種懲治行為,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征信記錄不會一輩子跟著你,《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關于還款的具體問題,是否需要一次還清,這需要與平臺溝通確認。
還唄APP對此的看法是,切莫一失足成千古恨,特別是對于有還款意愿的逃廢債借款人而言,一定要利用各種還款方式,妥善還款。還唄APP就是一個基于生活消費多場景的分期服務平臺,面向年輕人提供賬單分期服務。在信用卡還款困難的時候,可以通過還唄APP申請額度,最高額度可達5萬,并且整個注冊、申請的過程都可以在手機上操作完成。通過還唄APP償還信用卡賬單還可以再延后一個月還款。
互聯網金融具有普惠的性質,用戶在享受互聯網金融給生活消費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應當承擔起自己相對等的責任與義務,惡意違約會讓自己的征信蒙受陰影。“征信”是個人經濟生活的身份證,愛護個人信用,是對自己對家人、朋友負責任的集中表現。
免責聲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