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FOR CHINA, 打造測繪領域第一合資品牌
2017-12-19 17:54:25 責任編輯: 來源:搜狐
一說起拓普康(Topcon),圈內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國際測繪品牌。拓普康起源于日本,1992年后進軍中國市場,并最早把全站儀等新一代測繪產品引入國內。
2004年拓普康在大陸投資建廠,自此開啟了進口測繪品牌的國產化歷程。在2010年左右,拓普康的中國工廠每年就能生產兩萬臺全站儀,巨大的銷量和市場占有率讓拓普康在中國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與領先地位。
當年,作為進口品牌的拓普康國產全站儀在國內市場上熱銷。但也正因為其偏中高端的定位與價格,使得拓普康在中低端市場出現空檔。所以,為了覆蓋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拓普康在2007年了推出了“科維”(GOWIN),這樣一個新的“合資”品牌。
不過,科維卻沒有得到跟拓普康一樣的待遇。成立十年間,科維經歷了市場的萎靡、同類產品的激烈競爭、自身更新緩慢等一系列難題。時至今日,科維也無法和拓普康取得的成功相媲美。
合資品牌背后的“得”與“失”
雖然拓普康和科維都是由中國的合資工廠生產,但兩者間不同的是,拓普康作為一個面向全球測繪市場的國際品牌,旗下所有產品的指標和設計都是統一且受日本總部控制的,中國工廠僅僅只負責代工和組裝。
而科維則不同,作為合資品牌的科維并不需要照顧海外用戶,所以能夠在拓普康的技術基礎上,再添加上一些中國特色,使之更加符合中國用戶的需求。
如果說拓普康是MADE IN CHINA,那么科維就是MADE FOR CHINA。
拓普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伴定向記者介紹,科維作為一個合資品牌,跟老品牌最大的區別在于性價比和定制化。相比拓普康,科維同級別產品的價格要便宜25%左右。另外,科維還能夠靈活的根據中國用戶需要,自主改進產品功能和參數,更新周期更低。
拓普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伴定
眾所周知,對于測繪儀器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精度。而國產品牌與進口品牌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品質,并非價格。目前,拓普康在全球范圍內生產全站儀的工廠只有兩個,一個在日本,另一個就在中國。
而科維相比于其他國產自主品牌,最大的優勢就是傳承自日本拓普康生產工廠的制造理念——打造高品質。例如在儀器制造環節中的關鍵零部件技術、供應商選擇以及儀器精密調試,科維都將把日本拓普康的經驗運用在新產品中,打造出屬于科維這個“合資”測繪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不過伴定也坦言,因為科維仍算是一個新品牌,但是他相信,只要科維能夠帶給中國用戶進口的品質、國產的價格以及本地化的服務,獲得用戶的認可并不遙遠。
如何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
那么,科維是如何把握中國用戶的需求點,又是怎樣在產品中體現的呢?
通過對兩個品牌今年推出的新產品進行對比,記者發現科維的TKS系列全站儀相較于拓普康GTS-1000系列全站儀增加了包括激光對中器、6行中文大屏雙面顯示器等功能。性能上的提升包括增強了無棱鏡測距范圍(500m)、提高數據存儲空間(USB閃存64G)以及降低了儀器重量(4.9kg)等等。
拓普康GTS-1000系列全站儀技術指標
科維TKS系列全站儀技術指標
伴定對此解釋為,這都是科維基于對中國用戶的了解所做出的相應改進。他形容,“就像是中國人買汽車喜歡買SUV一樣,用戶喜歡尺寸大的、有鍍鉻裝飾的,廠商就要投其所好。而在測繪儀器方面,中國用戶更偏好于用激光對中,盡管包括日本在內的很多海外用戶都更習慣用光學對中,但這就是中國特色”。可以看到,除了價格上的實惠,科維還在中國用戶在意的細節和習慣上下了很多功夫。
同時記者也發現,科維TKS系列全站儀在有些地方也做出了讓步,比如技術指標上沒有顯示反射片和微型棱鏡的相關參數、防塵防水等級和測距時間也都要略微差于GTS-1000。不過,由于性價比和功能性上的提高,這些“減配”對于用戶來說應該還是能夠接受的。
科維工廠車間
科維(GOWIN)能否打造測繪領域第一合資品牌?
拓普康看重中國的用戶,同時瞄準的是中國快速增長的測繪儀器市場。
拓普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謝意
據拓普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謝意介紹,拓普康在中國擁有20多年的歷史、200多人的銷售團隊、100多家合作伙伴,配備強大的售后和技術體系負責全國各地的設備維修、零部件供應、技術人員的培訓以及新技術研發,擁有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能夠迅速幫助客戶解決各類疑難問題。
拓普康商貿董事長 鄒熹光
合資中方的拓普康商貿董事長鄒熹光指出,科維如果想要在國內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就,就一定要持續創新。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成本,要把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大幅降低,發揮出合資品牌的優勢。
另外鄒熹光認為,科維還需要加強自主研發實力,提高產品的技術競爭力。推出更多附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并不局限于全站儀。
正如前面所講,最初的科維僅僅是拓普康的一個低配版,但如今的科維已經成為拓普康“為中國定制”的一個寫照。新的戰略定位正隨著新產品的發布逐漸落地,相信很快就會得到中國用戶的反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