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協會:應對網貸風險 要堅決杜絕虛構項目和自建資金池
2018-08-14 11:30:47 責任編輯: 來源:互聯網
針對P2P網絡借貸行業風險頻發的現象,監管部門在持續發力。
近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及規范發展工作座談會。會議匯總分析了當前網貸風險形勢,提出了“暢通出借人投訴維權渠道”、“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多措并舉緩釋風險”、“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規范網貸機構退出行為”、“依法從嚴從重打擊惡意退出的網貸平臺”、“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金融基礎知識普及工作”、“引導出借人依法理性維權”、“嚴禁新增網貸機構”等十大應對措施。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舉措從部署檢查、督促合規、規范退出、打擊非法、壓實責任、治理惡意逃廢債出發,基本覆蓋了行業中可能引發風險的方方面面,對于落實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肅清網貸發展環境、提升投資人信心、引導行業向好發展無疑具有強有力的推進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還表示,對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協會將組織網貸類會員機構認真履行行業自律公約職責,特別要堅決杜絕虛構項目和自建資金池。”
由此可見,這一輪的監管整治,是有著明確的發力重點的。三益寶行業分析師表示,“總結以往的爆雷案例,不難發現,不管是在監管政策落地之前還是之后,出現問題的平臺很大程度上集中于一種類型——發布假標、借新還舊,運營一段時間之后,平臺或歸集到一定的資金卷錢跑路,或因后續進入資金不足發生提現困難而崩潰。在這個過程中,資金的隨意挪動當然還少不了一個自建的資金池。互金協會將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安置于此,正是體現了監管層防范和化解行業風險的意志與行動。”
十個P2P問題平臺,九個都存假標風險
業內曾有一種觀點,稱“P2P行業中出現問題的平臺,幾乎都離不開假標”,不管是自融還是龐氏,都需要依托于發布假標來吸納資金。不久之前宣布停止運營的一家知名老牌平臺,就曾因涉嫌發假標而被推上風口浪尖,因為其房產抵押標的“嚴選房貸”上的借款公司多為沒有實際經營業務、也沒有實地營業場所,僅僅只有一張營業執照,“殼公司”的跡象非常明顯。另外,據新京報報道,今年上半年共有727家平臺消亡,其中以違規虛假標的發生最多。
對投資人而言,單憑平臺上有限的項目信息披露,判斷出來平臺項目的真假似乎并不是一件易事,不過造假與否還是有跡可循的。借款方資料遮遮掩掩、多處出現錯誤,多個借款人反復借款,項目源源不斷,甚至投資成功后合同上也不顯露借款方信息或者實地訪查借款企業時發現查無此人、查無借貸需求,這種項目及平臺,投資人要盡早遠離。
那么,什么樣的項目是真實可信的呢?不懼查驗大概是最靠譜的答案。前段時間,P2P平臺三益寶舉辦了“真實行”投資人見面會活動,邀請來自全國的100多位投資人代表,實地考察平臺,其中就有一項“驗標”環節。投資人去到三益寶的風控中心,一一查看所投項目的相關資料,包括實景照片、借款方信息、作為風控保障的房產房本等。由于活動公告推出之時參會投資人并不確定,平臺敢設置這項環節,其實便表明了平臺上的所有標的均是真實可信的。投資人在查驗標的后也感嘆,“三益寶借款項目的真實性確確實實是沒有問題的。”
防范資金池風險,銀行存管不可少
早在2016年P2P監管細則落地的一年前,互金指導意見就提出了“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要求P2P平臺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實現客戶資金與從業機構自身資金分賬管理,而銀行存管,正是規避資金池、抑制行業風險的有效手段,反之,未上線存管、合規進度慢的平臺,出問題的幾率更大。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在6月出現的停業及問題平臺中,高達83.75%的平臺未上線銀行存管系統。
目前的存管現狀是,截至2018年7月12日,業內已上線銀行存管的P2P平臺共計967家,占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的一半以上,三益寶便是其中一家。據悉,三益寶與恒豐銀行合作,于2017年8月份上線了存管系統,為借貸雙方開設獨立存管賬戶,出借人充值、投資、提現等操作均需跳轉至恒豐銀行頁面上進行。
眼下,防范、化解網貸風險,監管部門一直在行動,立志于發展P2P事業、堅守信息中介本分、踏實開展業務的平臺也在積極響應。相信經過監管的嚴格整治,P2P終將走上健康、合規之路。
免責聲明: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及觀點,該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我們將不承擔任何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