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產業如何幫助中國制造實現轉型升級
2014-07-30 15:23:55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中國硅谷在線
“MADE IN CHINA”在產品產量上,中國無可厚非地占據世界的領先位置,但是僅僅成為制造大國而不是創造大國顯然不是長久發展之計。就目前中國的制造業現狀來看,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創新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服務能力不強、資源環境壓力大、國際分工地位低等。
2009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目標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社會與物理世界的融合,人類將基于此以更精細和更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的狀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IBM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以及憑借其智慧理念,很順利地將自己生產的軟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以一種更高層次的營銷策略傳播了出去,提升了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
在IBM“智慧地球”的啟發下,“智慧城市”的理念也應運而生。“智慧城市”是指通過廣泛采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知識管理等技術,提高城市整體的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的運轉更加高效、更加敏捷、更加低碳環保,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在我國,所有一線城市和50%以上的二線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目標,據初步預測,“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將超過7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將達到數萬億。在“智慧城市”大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必須要抓住機遇,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本質的轉變。
一、智能制造系統的全面升級
智能制造系統主要以云技術和現代數控技術為基礎,融合了云計算、物聯網、語義Web、高性能計算、智能科學等新興信息技術,是一種高效率低消耗、基于知識的網絡化敏捷制造新模式,這將促進中國制造業實現更加敏捷化、綠色化、自動化、智能化。
二、將物聯網技術融入到制造業的生產環節
物聯網可以應用到制造過程以及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全面提高產品的性能,降低生產損耗和提升制造企業的競爭力。如在供應鏈可以實現可視化管理,可以實現自動、實時的信息速遞,還可以實現貨品位置的快速獲取。如在產品的生產車間可以實現智能制造,以柔性生產提升產能,以流程的全程可視實現更加精細和科學的管理。
物聯網技術還可以運用到制造生產的管理層面,如產品追溯、安全生產方面的廣泛應用。
三、充分利用物聯網相關平臺以了解市場需求
智慧產業在國內的線上平臺主要有一些綜合門戶網站和綜合交易平臺,而真正意義上的垂直交易平臺,據筆者了解,就只有中國硅谷在線是專注于深耕這個領域的。作為制造企業,想要不斷創新,想要緊跟市場趨勢,想要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必須時刻關注相關的行業動態,了解市場需求。
特別是一些傳統制造業,想要繼續立足市場,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必須要了解當今智慧產業的生態,以高瞻遠矚的眼光來為自己的傳統制造企業重新定義,而不能固步自封,滿足現狀。如當下的互聯網公司都和傳統生產制造企業紛紛搶占客廳市場,中國億萬家庭中必備的電視機首先成為眾矢之的,智能電視的瞬間崛起讓一些還沒反應過來的傳統彩電制造商摔了個大跟頭,因此,在這樣一個時代,對于所有制造業的企業而言,及時你擁有悠久的品牌歷史和良好的業界口碑,都有可能因為沒有跟上技術的巨變而打入冷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