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鋼價反彈“夭折”背后的思考
2014-07-23 14:17:35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中國鋼鐵現貨網
源自于6月底的鋼價止跌反彈,最終以成交跟進不足而夭折,且漲幅價差十分狹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鋼價反彈受挫呢?中國鋼鐵現貨網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思考。
鋼價反彈基礎不穩,終端需求仍偏弱
雖然初期的時候,隨著本輪鋼價的止跌反彈,市場成交情況有些許的好轉,但當鋼價拉到一定的高度后,交投氛圍也隨即降溫。中國鋼鐵現貨網認為,這正是反應出終端的真實需求并沒有改善,多數下游終端仍以按需采購為主。高溫多雨的天氣進一步限制了戶外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于此同時,調查顯示,機械制造等行業訂單明顯下滑,也削弱了冷熱軋等板材市場的剛性需求釋放。
實際上,刺激鋼價止跌回升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市場供應的偏低,特別是上海、杭州等主導市場庫存資源的嚴重不足,使得商家有一定的反彈情緒,加上中間商在價格底部區域的補庫存操作帶動了短暫的交投好轉。
成本反彈,但尚未能形成有效拉動
雖然前期進口鐵礦石價格迎來底部反彈行情,然而在中國鋼鐵需求減弱,鐵礦石市場供求嚴重過剩的夾擊之下,其繼續上漲的動力不足。鋼廠出于資金壓力及成本控制的考慮,對鐵礦石等原料的采購依然十分謹慎,在繼續保持較低原料庫存周期的同時,對價格的打壓十分積極。
當前鋼廠仍有微利,但其內部庫存壓力卻在不斷的回升,下游市場為了規避價格風險而不愿擴大庫存;為了降低庫存壓力,鋼廠在鋼價的反彈過程中冶不敢輕易挺價;沙鋼等鋼廠最新一期的出廠價顯示穩中偏弱的步調,反饋其當前去庫存壓力較大;因此成本增幅無法向市場傳遞,鋼廠只能回頭控制,因此,成本市場的小幅反彈,尚且不能對現貨鋼價形成有效的拉動。
資金壓力制約整個產業鏈的動作
作為壓制鋼價最核心的因素,資金壓力是目前整個鋼鐵產業鏈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1、原料商庫存占壓資金流,為套現不得不競爭調價。上游原料市場,巨量的庫存占壓了大量的資金流,原料商對于出貨套現的需求十分明顯,這就在無形之中降低了其余下游鋼廠的價格談判主動性,不得不為了出貨而降低利潤甚至是虧損。
2、鋼廠的資金壓力有增無減。雖然第二季度國內鋼企盈利好轉,但鋼企的資金壓力卻是有增無減;一方面是銀行對于鋼廠的抽貸較為嚴重,機構測算2014年銀行將從鋼廠抽貸至少1400億元;一些本就經營不善的鋼廠已經在銀行的抽貸操作下出現資金鏈斷裂甚至破產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鋼廠為了維持銀行貸款必須有活躍的開工率,但高位生產帶來的庫存壓力卻使得價格易跌難漲。
3、鋼貿商蓄水池功能進一步喪失。鋼材行情低位難起,市場虧損不斷,鮮有盈利好轉的時候;當前的鋼貿商追求的已經不是賺錢,而是要考慮如何活下去。為了規避資金及價格波動風險,除了老客戶需要的常規庫存外,多數不愿囤貨,這也是當前需求不好,而現貨市場庫存能夠低位不斷下降的原因,商家已經將訂貨控制在最低。
4、下游行業在資金壓力下影響了剛性需求釋放。下游用鋼行業按需采購;也是因為資金緊張,使得下游用鋼行業為了控制成本損耗,不得不采取按需采購操作模式,且越來越多的下游用戶在鋼材采購中付款變得滯后。這也就導致了鋼貿商為了追求現款,不得不在價格上做出更多的讓步。
整個產業鏈都需要面對著資金緊張的束縛,在整體上形成了對價格水平的壓制,易跌難漲也就實屬正常。
中間商市場炒作熱情“熄火”
鋼材現貨市場的炒作“引擎”基本上熄火了,這從今年以來,鋼材市場對諸多利好消息的反應平淡就可以發現。鑒于此,中國鋼鐵現貨網認為,導致中間商市場炒作“熄火”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價差空間無限收縮。一直以來,相對豐厚的價差,是刺激中間商市場交投活躍的主要原因,也是中間商交易存在的動力。然而隨著鋼材利潤的大幅下降,微利甚至虧損的現狀,逼迫中間商不得不降低市場交投,無利可圖的情況下,隨愿意冒險操作。
2)手中流動資金大幅縮水。鋼貿市場曾經的“蓄水池”功能正在喪失,銀行又嚴格的限制了鋼貿貸款;現在多數的鋼貿商都是靠著自有資金在運營,極大的限制了中間商市場的炒作空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