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鋼材進口保稅”對國內鋼市刺激有限
2014-07-16 13:53:11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中國鋼材現貨網
近日財政部通知,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保稅,可以促使下游制造企業轉而向國內采購高端鋼材,有利于刺激國難日鋼材消費;不過中國鋼鐵現貨網分析師認為,由于總量相對較少,實際上對國內鋼市的刺激效果十分有限。
熱軋等78個品種鋼材進口取消保稅 占比不足1%
在此之前,我國鋼鐵行業處于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嚴重缺乏的格局,大量高端鋼材需要從國外高價進口;為了支持國內制造工業發展,國家曾對制造加工企業進口國外高端鋼材有保稅政策,以降低用鋼企業的成本。
隨著國內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高端鋼材領域的研發生產也取得較大的進步,然而在進口保稅的支持下,國內高端鋼材并不具備明顯優勢,高端鋼材領域過剩現象漸起,這一領域也亟需微刺激措施引導。為此,財政部發文取消冷軋板、熱軋板等78種進口鋼材保稅政策,并將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意在引導國內加工制造企業轉而使用本國高端鋼材。
經估算,加工貿易占鋼材進口總量的50%左右,一年總量約為600多萬噸;占據國內年化鋼材消費總量不足1%。
對國內鋼材市場刺激有限
上文說到,影響的數量不足國內鋼材消費總量的1%,雖然有助于擴大國內鋼材消費、拉動內需增長;但是相對于國內鋼鐵產能超過10億噸,年化產量達到8億噸,年度表觀消費量在7.6億噸以上的龐大規模而言,屈屈600萬噸的數量就猶如滴水入海,根本就不可能泛起多大的水花。
有助于營造國產鋼材進口鋼材的公平競爭環境
雖然整體上對鋼市影響有限;但對于相對應的鋼廠而言,意義還是較為重大。首先是破除不公平競爭。在此之前,受到保稅政策幫助,進口鋼材因可以享受保稅而比國產鋼材具備了先天的成本優勢,加上用鋼企業對于進口質量的鐘愛,同樣的國產鋼材難以具備競爭力。
取消保稅政策,將使這一部分的進口鋼材失去“免稅、手續簡便”的優勢,在價格上也將于國內拉開差距,如此可以拉平進口材國產鋼材之間的差距,有利于營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但是,由于我國人工成本上升及對加工貿易的需求度降低,刺激的范圍也將進一步縮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