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反傾銷初裁難產引發市場擔憂 紛紛降價退貨
光伏企業遭遇降價退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內還集中出現光伏產品大額退貨的現象,這也反映了在談判尚未最后落定背景下市場的糾結之情——貿易商仍擔心8月6日歐盟會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
近兩月,寧波口岸連續出現多批光伏產品的大額退貨,單批退運金額甚至超過100萬美元。據檢驗檢疫部門統計,去年7月至今,一年內浙江省7家光伏生產企業共遭受退貨10批次,金額超過330萬美元。
“去年歐盟剛啟動雙反之時,歐洲客戶就向我們提出降價要求,今年初貿易爭端升級時,對方還提出退貨。”浙江紹興某組件企業銷售人員表示,公司對歐洲市場感到心灰意冷,全年計劃已大幅降低對歐出口。目前公司訂單不多,原先兩個車間壓縮成一個,靠少量代工訂單維持。
而寧波一家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和歐洲客戶都在緊張等待中歐光伏產品價格承諾談判的結果,但預期仍較悲觀,認為最低承諾價格將明顯上漲,幅度應該不低于目前11.8%的臨時反傾銷稅率。如此一來中國光伏產品在歐洲市場基本喪失價格優勢,預計經銷商類的客戶將流失較厲害。
上述情況不止在浙江一地發生。江蘇某光伏企業人士透露,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市場,前一陣歐洲客戶突然提出降價30%,否則要求退貨,公司被迫大規模停產。云南一家產品主要出口歐盟市場的光伏企業也承認有過類似遭遇。
浙江檢驗檢疫部門對光伏企業給出了數條建議,認為要改變過去光伏企業靠出口貿易的狀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到境外投資設廠,或是加強與歐美國家的光伏技術項目的研發合作,通過入股、并購等方式參與歐美光伏企業投資,規避反傾銷影響。其他企業則可積極開拓海外新興市場、擴大國內市場。開拓海外新興市場,將中國光伏市場向印度、東南亞等轉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