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子質量為什么差?
近年來,中國房地產行業不斷有質量被曝光,今年尤甚,包括素以質量聞名的新加坡仁恒置地,以及招商地產、保利置業、首開……這些著名的地產品牌今年相繼出現質量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1到6月份全國共收到房屋及建材類各類投訴共11879件。綠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甚至炮轟同行的低質量,稱這些建筑影響了城市形象。
此前,行業中關于質量問題的誘因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最主要的一種說法是房地產公司因為售價下滑、利潤降低,選擇偷工減料,以保證項目的高利潤。但調查發現,行業中大部分質量問題,并不是因為材料的粗制濫造,而是施工和監管。
開發規模增大 技術工人減少
此前,媒體曾多次報道北京“7·21”暴雨后,首開旗下的同馨家園、首開常青藤等項目的質量問題。以首開常青藤為例,其中一戶業主2011年12月30日收房,在進行了簡單裝修后入住,結果8個月內遭遇6次漏雨、5次大修。該小區E區與C區的漏雨問題較為嚴重。
一位工程師介紹,上述房屋漏水很可能是因為在施工過程中沒有處理好泛水環節點。此外,砌墻飽滿度不夠等細節處理不慎,貼面磚出現空鼓等都會對房屋防水產生影響。
“2000年以后,房屋質量問題開始不斷暴露出來。”上海一家房屋建筑公司的資深工程管理經理周倍成(化名)談起了他所了解到的建筑工程質量現狀。
已經退休多年現在被返聘的周倍成,曾在一家國有建筑公司干了幾十年,從木匠、泥水匠干到工程經理,對建筑行業最近20多年來的變遷可以說非常清楚。
周倍成認為,如果僅從建筑的材料、施工的標準方面看,是要比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好很多,出現質量問題,更多是因為施工中產生的問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便是建筑工人。
周倍成說,目前建筑工人的工資不低,有些工種的工人,日工資達300元,月工資可以達到9000元,甚至比白領還高,但技術水平不一定比二十幾年前有進步。
周倍成表示,眼下大多數建筑工人流動于各個工地。由于流動頻率太高,對他們來說,更在乎的是建筑施工的速度,因為他們的收入是根據施工量來定的,干得越多越快,賺得也就越多。
綠城集團總工程孫國梁也證實,目前在施工領域,有技術的建筑工人比例在下滑。他說,在開發規模放大的背景之下,技術工人確實在減少。
管理松散成另一殺手
孫國梁說,技術工人太少的問題并非難以解決。只要在施工過程加強管理,房屋的建筑質量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然而,和技術工人一樣,建筑施工企業中那些有經驗有能力的管理人員數量也不充足。
周倍成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建筑施工企業通常每一個施工環節就會配備一名專業的管理人員,對這一流程的施工質量進行把關。然而,在現在的房地產建筑施工領域,很少有一名管理人員是專門監管一個環節的。通常整個建筑施工過程,只有一到兩名管理人員監管。而一名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并不太可能覆蓋到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于是,施工中的質量問題會在管理人員的眼皮底下放過。原本應該起到第三方質量監督作用的施工監理方,也已很難完全擔當質量“把關人”的角色,這使得施工領域中的質量問題不斷出現。
清華大學建筑系主任吳維佳認為,建筑質量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施工部門的魚龍混雜,項目的多層承包等。有的大項目經過多層承包,導致不能用合格的施工隊來完成。另外,有時投資方的資金不能完全到位,施工方只能偷工減料。另外,在土木工程中,施工方工人無資質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具備專業技能是常見現象。另外,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擴大,規模增多,許多項目匆匆建設,短時竣工也會造成房屋質量不過關。
吳維佳還表示,房屋應該有一個不斷維護監管的過程。在歐洲,房屋10年要進行一次檢查,確保質量達到交房時的要求。但在國內,建筑方很少有這方面的維護,這就需要管理部門重抓這件事。
孫國梁表示,大部分的建筑質量問題,其實都是施工監管不力造成的。綠城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增加工程監管人員。
仍有偷工減料風險
周倍成說,建筑施工環節的工藝問題,通常會導致房屋地坪不平,層高高低不一致。但是,有時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是采用的建筑材料本身就存在問題,例如使用非標準的水泥和鋼筋。
非標準的水泥和鋼筋,和標準水泥、鋼筋的差別就在于尺寸。非標準的尺寸要比標準的小些,價格相差幾百元錢一噸。不要小看僅僅幾百元錢的差價,一般一個工地要用幾千噸的水泥,僅僅這一部分材料的成本就已經不低。這些不標準的水泥和鋼筋在使用過程中,會因為尺寸的差異而造成縫隙,進而出現房屋漏雨等現象。
周倍成說,建材領域的監管通常是由監理來實施。但很多監理本身的專業知識就不夠全面,再加上建筑施工隊有時會給一些小恩小惠,就會出現采用建筑材料比較差的問題。如果是小型民營地產商開發的項目,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不過,孫國梁說,目前品牌開發商開發的項目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多數地產商還是希望房屋的質量能有很好的口碑。
消費者維權難
孫國梁說,如果開發商在施工環節中安排更多的管理人員加強監管,包括對每個工藝流程都有明確的規定,那么房屋整體質量是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的。
看上去應該十分容易整治的房屋質量問題,為什么會成為房企的“頑疾”,難以得到真正有效地根治?
上海杜躍平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杜躍平表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屋預售合同對于消費者權益的保障不足。目前版本的預售合同通常規定,房屋只有出現結構性的質量問題,或者說房屋的質量問題影響到購房者居住時,買房人才有可能退房。而對于一般的質量問題,僅僅是以維修費用的一定比例作為賠償。而眼下市場上銷售的很多期房樓盤,甚至連賠償都不給。
杜躍平認為,預售合同對購房者保障不力,讓開發商松懈了房屋質量弦,于是出現了開發的樓盤越新,房屋質量卻越差的奇怪現象,這必須引起有關單位的注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