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傾銷案件為何居高不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中國是世界上遭遇反傾銷調查最頻繁的國家。從1995年到2011年(截至20110630),世界范圍內共發起3922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其中,中國被發起反傾銷數量就達825起,遠遠高于第二位韓國的278起。
自1979年歐盟對我國出口的糖精鈉發起第一起反傾銷調查來,國外對華反傾銷愈演愈烈,一個最重要的例證就是我國產品遭遇反傾銷調查案件數量的增加,我國已經連續17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立案調查最多的國家。
1995年,中國被發起反傾銷數為20起,僅占全球12.74%的比例,而到2011年上半年,我國被發起反傾銷的數量占全球比例為30.88%。1995年,我國被實施措施數為26起,占全球比例為21.85。2011年上半年,我國被實施措施數占全球比例為47.50%,高居全球之首。
我國遭受反傾銷的產品類別
我國近年來對外貿易額迅速增長,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出口產品種類也逐漸增多。從我國產品遭遇反傾銷的立案調查情況來看,1995年至2011年,我國遭遇反傾銷調查立案的產品達17種。遭遇立案調查前10名的產品有賤金屬及其制品為199起,化工產品167起,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104起,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75起,塑料、橡膠及其制品55起,陶瓷及玻璃等制品50起、雜項制品48起,木質紙漿及其制品20起,鞋帽、羽毛球等制品19起,車輛、船舶等運輸設備19起。這10類產品占全部反傾銷總數的91.64%。
從我國被實施反傾銷措施的產品來看,賤金屬及其制品為141起,化工產品及其相關產品135起,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為72起,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64起,塑料、橡膠及其制品41起,陶瓷及玻璃等制品30起,雜項制品40起,木質紙漿及其制品12起,鞋帽、羽毛球等制品16起,車輛、船舶等運輸設備12起。這10類產品共563起,占總實施措施數的92%。貴金屬及其制品和化工產品及其相關產品被實施措施的數量和比例非常高,占我國被實施措施總數的一半左右。
我國頻遭反傾銷的原因
國外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外貿出口,成為中國出口的障礙,而且隨著中國出口規模的逐年擴大,這一問題將長期嚴峻地突顯在中國政府和企業面前。知己知彼,認真分析中國屢遭外國反傾銷的原因有利于中國出口的順利進行。下面我們就內外多方面的因素來分析一下我國面臨嚴峻反傾銷現狀背后的一些主導原因。
自身存在的問題
1、我國的外貿出口結構不合理。從出口產品的結構來看,我國出口產品偏重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紡織工業、輕工產業和農副業,此類產品的附加值相對偏低,人工費用占很大比重,出口產品的最大特點是批量大、價格低。廉價的勞動力正是此行業的比較優勢之所在,這也是我國的國情。勞動密集型產品威脅了進口國更多的就業職位,因此這些行業成為“反傾銷”調查的“重災區”便不足為奇。從市場結構看,我國出口中有將近70%是以歐美為目標市場的,出口市場過于集中,這樣必然會增加與這些國家產生貿易沖突的幾率,從而使這些國家加大了對我國的反傾銷訴訟。
2、我國企業對反傾銷訴訟的消極應對。在對我國的反傾銷案中,經常出現無人應訴的局面,結果使對方不戰而勝。反傾銷案件的國外律師費用較高(一般在10萬-50萬美元),涉案企業的經營金額相對較小,很多經濟領域又沒有商會或行業協會,無法形成整體的應訴實力,加之對國際商貿和WTO規則不熟悉,所以一些企業寧愿放棄涉案產品的出口也不愿應訴。企業缺乏反傾銷應訴意識并且內部沒有建立起高效的反傾銷機制,應訴經費不足、反傾銷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亦導致企業應訴不力。而且越是如此就越導致國外的變本加厲,久而久之,更加鼓勵了國外相關產業的反傾銷勢頭。
我國“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問題
長期以來,國外對我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均采用“替代國”方法計算傾銷幅度,把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采用“替代國”來對待中國的商品是極不公平的,這本身就帶歧視性和不合理性。這意味著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反傾銷調查部門拒絕使用中國涉案產品在國內的售價來確定正常價值,而改用一個所謂市場經濟國家相似產品的國內售價來確定正常價值。這種做法具有極大的不合理性,并往往導致我國本來沒有傾銷的產品被裁定存在傾銷,或本來只有輕微傾銷的產品被裁定高額傾銷幅度。在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中,外國企業可以認為其出口產品的國內價格不是真正的市場價格,是一個得到政府補貼了的低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外國企業就可以用第三國同類產品的國內價格作標準。相比之下,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產品出口價格就顯得低得多,反傾銷的必要條件似乎也就具備了。只要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沒有得到認可,進口國的企業就會千方百計地利用這一點來使用反傾銷武器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世界經濟低迷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抬頭
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出口產品種類多,數量大,對較多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貿易多是順差,自然成了反傾銷的主要對象。一些國家濫用WTO協議關于反傾銷的規定,對中國產品采取貿易制裁,以保護本土產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