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集中度過高 橡膠產品恐招致關稅壁壘
2011-12-01 09:32:11 責任編輯:QZ026 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文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兩三年輸送帶、三角帶、膠管和橡膠制品的出口量一直在高速增長,且出口地域集中,正在走著輪胎出口的老路,容易招致出口目標國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同時他還提醒廣大企業,應在出口市場和產品多元化方面多下功夫。
徐文英說,前些年輪胎行業走的就是原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高速發展軌跡,出口量快速增加、出口主打歐美市場,不僅國內企業走出國門后依舊自相殘殺,還引發了多國的反傾銷行為。2004年至今就有十幾起反傾銷案件,美國和印度還先后對中國輪胎產品提起了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調查。現在輪胎以外的橡膠產品也呈現出了同樣的出口模式,必須引起重視。
國家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9月,鋼絲繩輸送帶出口量為1696噸,平均價格只有2.94美元/千克,雖然同比增幅從年初的80%以上收窄到49.9%,但仍將近50%;三角帶出口量同比增加18%,平均出口價格3.66美元/千克(離岸價),進口增長9.2%,平均價格為40.11美元/千克(到岸價),進口價格遠遠高于出口價格;膠管出口量同比增長20%,進口增長16%;橡膠制品出口同比增長13.6%,均價3.89美元/千克。以上數據均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若不大量出口,國內的產能就難以消化。
“出口目標國集中度非常高,這件事可能更危險。”徐文英說。“比如,1~9月鋼絲繩輸送帶僅出口巴西的量就達到194噸,占總出口量的11.5%;出口南非110噸,占總出口量的6.5%。出口地區過于集中,最可怕的結果就是引來‘雙反’。”
“企業出口其實可以采用‘曲線救國’的方式。”徐文英說。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92%的產品關稅降為零,現在所有的橡膠制品出口東盟都是零關稅。而且東盟已經和日本、韓國、印度簽署了自貿協議,這樣中國產品先出口到東盟,轉而再進入日韓印度市場,就可以享受零關稅,可謂是“1+10>11”。通過東盟這個跳板來進出口,在降低關稅的同時,還可以減少貿易摩擦,可謂一舉兩得。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