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產能盲目增長怪圈 鋼廠亟需減產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5月上旬,我國日均粗鋼產量達204萬噸,創歷史新高。但市場需求的低迷再次讓鋼市陷入了困境。需求低迷,鋼廠增產,庫存增加,鋼價下滑,這個惡性循環的怪圈也讓越來越多的鋼廠陷入虧損。如果鋼廠不從產能盲目增長的怪圈中走出來,即使政府最近加大了投資拉動經濟的力度,也難以讓鋼材市場走出低迷。正是這個原因,“減產”的話題再次成為業內討論的焦點。
從市場角度看,增速持續回落的鋼材需求,使鋼鐵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顯。產量過大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第一,鋼價受到抑制,不利于鋼市發展。有數據顯示,在經濟增長的前提下,鋼材價格和產量以及鐵礦石原料價格的增長是不對稱的,暴露出鋼鐵產能釋放、產量快速增加對鋼材價格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這不僅影響到鋼貿商經營的積極性,還影響到鋼廠訂貨、價格政策的制定,也影響到鋼廠與客戶、協議戶之間的關系。今年初以來,鋼廠在追補、解決價格倒掛、優惠等問題上,屢屢引起鋼貿商的不滿,直接反映了“供大于求”下價格下跌過快的種種弊端。
第二,鋼廠之間競爭加劇,利潤削減。今年初以來,我國鋼鐵產量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增速仍然是相當快的。而在產能方面。預計2012年中國粗鋼產能在8.4億噸左右,如果按照粗鋼表觀消費量在6.88億噸左右計算,產能過剩率約為122%,產能過剩約22%。而在需求上,我國主要用鋼行業增速繼續回落,需求增長緩慢。鋼鐵供需矛盾加劇。
目前國內很大一部分產能是2005年~2009年這一階段建設的,多數集中在熱軋、冷軋系列品種上。同質化材質、規格產品同時投向市場,加劇了鋼廠之間的競爭,甚至鋼廠之間大打價格戰,減價不減產,減產就等于把市場讓給了別人。這樣一來,即便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鋼廠也很難實質性減產。盡管可能出現被動減產,一旦價格稍有好轉,產量又迅速恢復增長,這對市場、對鋼廠結構調整是很不利的。因此,必須有效控制產量,科學組織生產。
第三,鋼產量過大,最終形成鋼廠接單量不足,這種情況在需求下降時表現得更為明顯。從5月份鋼廠訂貨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訂貨合同不足的現象。國內34家主要鋼廠5月份熱軋卷計劃生產總量為850.2萬噸,環比減少12.2萬噸,環比降幅為1.41%。這種狀況不僅影響下個月的合同組織,也增加了鋼廠庫存壓力。如果鋼廠再通過現貨形式向市場拋售,就會直接打壓貿易商訂期貨的利益,加重市場價格運行負擔。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礦產冶金行業研究員鄭新風分析,鋼鐵產能過剩、產量居高不下,有著復雜的因素和矛盾。因此鋼廠減產是一個長期、系統性工程。不是光靠淘汰落后產能、兼并重組就能解決的,還需要體制上的破解,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根據需求因勢利導。目前,很多鋼廠加強了差異化產品的應用研究和實踐,如鞍鋼新一代高性能汽車用鋼研制實現重大突破,安鋼、寶鋼、包鋼、鄂鋼、邯鋼、舞鋼、南鋼、鞍鋼等大中型鋼企具備了高強橋梁鋼的生產能力,寶鋼開發出了能替代新日鐵產品的高端取向硅鋼等。這種差異化開發生產不僅能滿足高端需求,還保持了鋼廠的競爭優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決供應過剩的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鋼鐵產能過剩、產量居高不下,已經嚴重影響了鋼廠利潤,影響了市場的運行發展。因此,要將鋼廠減產切實提上日程。盡管最近政府批準了一些投建項目,后期需求將有所增加,但如果產量得不到控制,供求不平衡仍將持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