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硝煙四起 行業發展呈亂象
近年來,我國網購交易額不斷攀升,外資相繼開始進入國內,爭奪市場份額。當快遞業進入群雄并起的戰國時代,內資和外資企業們又都在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有人給出過這樣一個比喻,快遞業這兩年的發展就像是一個突然被吹大的氣球。隨著迅速擴張的網絡購物潮流越來越流行,快遞業群雄逐鹿,山頭林立,大小公司展開激烈競爭,爭奪權力版圖,應該說是一番繁華而混亂的局面。
說到繁華,有幾個數字: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國網購交易額在2011年突破了5000億元,是2009年的一倍。而根據中國快遞協會的統計,因為網購帶動,快遞業去年一年接件量由2009年的18.6億件上升為24億件。
不過,國內快遞企業顯然還沒有作好準備跟上市場發展,混亂也就應運而生。比如每到大節氣就會出現的“爆倉”問題,很多電商客戶要受害于快遞延遲。加上暴力分揀、丟貨等等的問題,業內人士認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這個戰國圈子里還有很多亂象等待著解決。
講到國內快遞業群雄爭霸,就難免關注一下外資企業。此前外資企業與國內企業的競爭并不激烈,因為他們存在牌照問題,主要還是在海外快遞的業務上經營的多。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5月底,國家郵政總局網站上出現了聯邦快遞公司(FedEx)和美國聯邦包裹服務公司(UPS)申請經營國內快遞業務許可的公示。由此業內認為,聯邦快遞和UPS獲得國內快遞經營牌照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外資還是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外資經營不了信件遞送業務,二是外資在在業務量超過總體份額50%的電子商務配送細分市場里,所占份額極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資物流相比國內來說,價格太高,消費者大多承受不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