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危機波及造船業 部分船企停工破產
航運業寒冬正波及到上游造船業,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我國不少造船廠訂單普遍下滑,不少企業停工停產。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5月份全國承接新船訂單95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7.3%。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3439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7%,比2011年底下降10.4%。
航運市場整體頹勢短期難改,并已影響到造船行業。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當地造船企業經營更困難,尤其是不少中小船廠下半年已無船可造,面臨危機。
一位行業研究人員表示,航運不景氣,航運企業在削減運力,新的造船訂單自然下滑。另一方面,由于前兩年因市場行情較好訂單量大,所造的船舶也在今年集中下水,運力過剩的狀況短期恐難以改善。
訂單下滑部分中小船企無船可造
“受全球船舶市場繼續低迷的影響,我國船舶工業發展受到嚴峻考驗”,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對外表示,“三大造船指標同比下降,工業總產值增速趨緩,船舶出口出現下滑,經濟效益增幅呈回落走勢。”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公布的資料顯示,2012年1~5月份,全國造船完工225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0.1%。承接新船訂單95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7.3%。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3439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7%,比2011年底下降10.4%。
近日,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不少中小船企負責人表示已無船可造,處于半停業狀態。
臺州椒江區造船業商會一位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現在大部分船廠都還在開工,很多都停(工)在那邊。也有些船廠在造船,但是下半年就沒有(船可造)。”
臺州市椒江區經濟貿易局某部門的負責人也表示,雖然不能說企業倒閉,但是大部分處于停業狀態,除幾家企業還可以外,下半年船廠無船可造的情況比較普遍。
臺州五洲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海偉談及公司目前的接單情況時,他表示,他的企業目前依舊沒有接到新的訂單,就目前情況看,整個下半年就只有一條船可造。
與潘海偉相比,樂清市江南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國強遇到的情況更困難。他日前表示,由于一直沒有新的訂單,船廠現在已無船可造,更令他揪心的是,手頭還有幾艘干散貨船尚未出售,目前依舊在尋求買家。
在江蘇,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靖江市泰和拆船廠董事長陳亞峰昨日也表示,該廠目前在造的4艘船舶年底就會完工,但眼下還是沒有新接的訂單,目前船廠很大程度上依靠拆船的業務來維系。
航運低迷波及造船業
一航運分析師表示,受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市場需求萎縮,今年年初以來整個國際航運市場形勢非常嚴峻,BDI指數曾一度達到歷史低點,從整個航運產業鏈來看都面臨巨大壓力。而另一方面,運力過剩的狀況依然嚴峻,短期內航運市場復蘇乏力。
“航運整體形勢不好,造船行業也被波及,訂單很受影響”,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市場分析部副主任張永峰表示,“很多船廠因前期擴展比較快,資金回籠存和融資都又面臨很大的問題,處于兩難的境地。”
張永峰說,目前新增運力還是很多,主要是來自于前兩年定的船舶集中下水較多。前兩年形勢比較好時,不少船企擴展太快,導致資金回籠存在問題,如今船價有低,市場行情又很差,而另一方面融資方面又面臨很大的問題。
事實上,不少航運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削減運力,在不影響正常經營的情況下,都在盡可能地淘汰老舊船舶。寧波海運6月21日公告稱,將所屬船舶“明州28”輪作為廢鋼船出售。中遠航運2011年年度共處置11艘老舊船舶,中海發展2011年也處置了10艘老舊船舶。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航運市場運力過剩現象嚴重,削減運力是航運企業要考慮的頭等大事,除非經營需要,目前航運企業下單訂船可謂慎之又慎。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表示,“目前,航運業比較低迷,航運企業訂船的積極性在減弱,很多中小船廠都因接不到訂單了而不得不面臨倒閉或者轉向其他行業,這也是眼下市場競爭的正常現象。”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