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限購引發車市加速下滑擔憂
廣州突然宣布限購剛過三天,昨日廣州又公布了新的管理細則,將像北京一樣實行搖號政策。此舉引發輿論嘩然。
調查顯示,半數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做法對于本已低迷的汽車市場是雪上加霜;超四成受訪者認為,二三線城市群起效仿的可能性較大;四成業內人士認為,限購對當前城市治理者來說見效最快;近四成受訪者認為,限購對目前主要生產銷售中低檔車型的自主品牌是重大利空。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調查顯示,在如何看待廣州汽車限購一事上,接近一半的業內人士表達了失望之情,認為這種做法對于本已低迷的汽車市場是雪上加霜。17%的參與者表示,汽車的高速增長已經成為社會不能承受之重,城市治理者實屬無奈才出此“下策”,對此“可接受”。另有多達31%的業內人士選擇了中立態度,他們既不認為這將對車市帶來多大沖擊,也不認同政府這種生硬的限購之舉,而是期待城市治理者可以考慮限購之外的其他治理城市交通與環境壓力之策。
同去年北京出臺汽車限購措施相似,廣州限購令一出,即引起大量關于其他城市是否會跟進的討論。調查結果顯示,42%的業內人士認為將引發汽車限購之風蔓延,二三線城市群起效仿的可能性較大。同時,也有約28%的人士對其他城市的交通與環境壓力表示樂觀,認為并沒有嚴重到需要采取限購的程度,廣州限購只可視作個案。另有多達30%的人士認為每個城市的條件差異甚大,目前難以判斷是否同樣會對汽車進行限購。
此前,北京、貴陽等地的限購令引來質疑,為何城市治理者依然青睞此法呢?調查結果顯示,限購之所以成為當前城市治理者的最佳選擇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治理擁堵通過降低車輛增長速度最為直接,見效最快;其次,盡管限購實質損害了居民擁有車輛權利,但鑒于目前并無相應的問責機制,城市治理者也無需擔憂由此帶來的責任。這兩個原因的支持者各占40%。同時,有11%的人士認為由于其他治理手段見效太慢,所以政府在面對交通與環境壓力時,往往會優先選擇限購。
對于廣州限購對車市的影響,有36%的參與者認為,從北京與上海的經驗來看,限購顯然對目前主要生產銷售中低檔車型的自主品牌是重大利空,大批自主品牌經銷商將被迫撤離廣州。另外,有27%的參與者認為,廣州當地經銷商優勝劣汰加速。認為限購可能最終導致汽車企業放慢產能與市場擴張計劃的人數約占25%。此外,有11%的人認為廣州限購將導致外資品牌車企加快在廣州以外區域的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車輛限購并不能徹底解決城市擁堵及空氣污染問題,相比來說,加快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合理規劃限制不達標車輛更為可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