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紡市場面臨雙重困境
一面是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庫存高企,大量中小紡織廠停產限產,一面是國產棉與進口棉存在巨大價差,國內棉花市場這一矛盾局面正在上演。
廣東一家大型棉紡企業采購負責人說,5月份以來,這一價格差幾乎以每月1000元的速度在擴大,算上滑準稅后的進口棉價格比類似等級的國內棉低了大約4500元人民幣,而進口棉配額的倒賣價格已經飆升至3500元/噸。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高芳的估算,2011棉花年度(2011年9月-2012年8月)的棉花進口量或達到450萬噸,超過2006年度的歷史紀錄。
與這一現狀并不匹配的是,終端紡織企業的處境未見好轉跡象。該人士稱,紗布紗線或服裝庫存的高企,使得資金緊張的紡織企業不得不選擇限產甚至停產。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剛剛發布的紡織工業5月形勢月報也顯示,紡織行業生產、出口、內銷、利潤等主要的經濟指標增速較上年同期仍在明顯下降。
囤積的進口棉
巨額價差的吸引下,大量進口棉開始囤積在中國港口。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貿易商們通過支付20%訂金的方式將進口棉騰挪至國內港口的保稅倉內,支付小額的倉庫保管費用,待訂單、配額價格合適時才會付款提貨,完成交易。
青島的黃島港的倉庫內就堆滿了進口棉,以往這些保稅倉庫的使用率僅僅在七成左右,但去年年底以來,因為進口棉排隊入庫,倉庫的使用率一直保持在100%。
黃島港平常存放棉花的保稅庫只有3個,現在已經增加到了7個。上述紡織企業人士說,以往貿易商手里壓上萬噸的貨就算多的了,現在壓上幾萬、甚至10萬噸貨的已經不在少數。
業內人士說,一般來說進口棉比國內棉便宜1000元左右算是常態,2009年金融危機時也曾出現過兩者價格的異常倒掛,但4000-5000元如此大額的價格差過往就從未出現過。
他認為,導致內外棉破紀錄的價格差主要有兩個因素:全球棉花增產背景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以至供需嚴重失衡,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出現了金融危機之后范圍最廣、幅度最大的一次下跌,當前美棉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接近50%;而去年9月至今年3月中國政府的收儲托市,不僅穩定了國內棉價,亦部分穩定了國際棉價。
這一臨時收儲政策最終以19800元/噸的價格收儲了312.5萬噸的皮棉,使得去年底至今年3月左右國內標準棉價格一直穩定19300-19600元/噸,近月才逐漸跌至18000元/噸左右。
高芳對2011棉花年度的供求做了詳盡分析,她說,發改委牽頭各部門會商后的產量數據為720萬噸,中國棉花協會估計2011年度的進口棉數量會達到450萬噸,政策性收儲312.5萬噸,但實際的到庫量會大于這一數據,而棉花的消費量預計在900萬噸。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剛剛發布的5月形勢月報,扣除滑準稅后的進口棉折人民幣15366元/噸,較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28級棉)19086元/噸已經低近4000元/噸。6月份,這一價格差還在繼續擴大。
這一巨額的價格差被認為削弱了中國紡織服裝的國際競爭力。上述紡織業人士說,對比印度、孟加拉等競爭對手的用棉成本,中國紡織服裝的在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等因素外,又多了一個利空因素。不過他也提及,即便中國紡織服裝的成本優勢已經不在,但工藝和配套產業鏈等優勢仍然明顯。
政策爭議
2011年度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雖然造成了內外棉巨額價差這一副產品,但卻有效防止棉價的大起大落。
發改委經濟貿易司處長張顯斌今年5月中旬在全國棉花會議上評述說,這一政策保持了國內棉價的基本穩定,給生產經營企業創造了可預期的市場,保護了棉農利益,有效防止今年棉花生產大面積滑坡。他說,任何一個政策并非是十全十美,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本來就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從穩定中國棉花生產的角度看,我們收儲價格應該再高一點,但是從維護紡織出口競爭力角度來看價格又不能太高。
根據前瞻網記者了解,9月到明年3月期間,國儲將按照20400元/噸的價格敞開收儲,收儲價格比上年度提高600元/噸。市場估計新年度的收儲數量可能在200萬噸上下。
第二項可以預期的政策是進口棉配額的增發。業內人士說,中國的棉花政策一直是在保護棉農和保護紡織企業這一利益鏈條的兩端尋求平衡,托市收儲是利好棉農,增發進口棉配額則是利好紡企。
實際上,在4月中下旬,國家發改委發放了100萬噸配額,其中50萬噸為年初200萬噸配額中剩余未發放部分,新增配額為50萬噸。根據海關統計,1-5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58萬噸,同比增長113.8%。截至5月份,2011棉花年度累計進口棉花425萬噸,同比增長103.3%。業內人士說,不排除政府繼續增發進口配額的可能性,紡織企業當前的處境也是政策調控必須關注的問題之一。
根據紡織工業5月形勢報告,2012年以來,在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下,國內外市場需求減弱,中國紡織工業經濟增長的減速態勢仍在延續,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上年同期明顯下降。
其中,出口和內銷兩個關鍵指標仍不理想。2012年1-5月,中國共出口紡織品服裝906.42億美元,同比增長2.06%,增幅較上年同期下降24.47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同期出口總額同比增幅6.64個百分點。汪前進說,如扣除價格上漲因素,紡織行業實際出口數量仍是負增長。
受內需增長減速影響,紡織行業內銷增速明顯放緩,1-5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內銷產值17571.58億元,同比增長13.44%,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51個百分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