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協會成立助力行業回暖
昨天(4月8日)稀土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將有利于推動我國稀土行業的健康發展。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稀土的價格在3月底到4月初這段時間內出現了明顯的上漲,這一上漲主要體現在氧化鐠釹的市場報價,已從36萬元/噸上漲至43萬元/噸,金屬鐠釹的報價從49萬元/噸上漲至54萬元/噸。
從我國稀土行業上市公司來看,雖然去年下半年稀土價格經歷了巨幅下跌,但是其價格仍高于往年,這使得稀土企業并沒有像預期那樣業績下滑嚴重,稀土上市企業反而在去年收獲頗豐。
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在稀土永磁概念板塊中共有1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報,這12家公司去年的凈利潤總和為62.01億元,比前年的凈利潤26.88億元增長了一倍有余。
對于近期稀土價格的回暖,業內人士指出,稀土行業協會成立對行業而言是利好,從基本面來看,由于近期廠商、貿易商的看漲情緒較為強烈,新一輪的封庫開始,帶動了中重稀土價格的反彈。
從股價表現來看,上周五雖然板塊中個股的漲幅不高,但股價上漲的個股數量仍多于下跌,而在周四時,稀土永磁板塊漲幅達到4.70%,包鋼稀土一度逼近漲停,最終以漲9.56%報收,而廣晟有色也大漲7%。
統一南北市場成主要問題
8日,在經歷了多年籌劃、準備后,中國稀土協會正式成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出任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第一任會長,馬榮璋出任第一任秘書長。
在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籌備的多年時間中,我國多處地方相繼成立了地方稀土行業協會,其職能就是管理當地的稀土市場。但從國家層面來看,國內稀土工作一直由發改委和工信部兩部委先后分管,而此前我國稀土行業中,唯一的全國性行業機構只有以學術研討為主的中國稀土學會。
由于上述格局使然,我國稀土行業多年沒有牽頭的機構,而地方稀土行業協會在這些年中不斷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由贛州稀土行業協會和內蒙古稀土行業協會為主的南北分而治之的局面,這兩家協會也同樣吸收了不少的當地稀土企業,其中包括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和包鋼稀土等國內大型稀土集團。
由于國內地方稀土市場的不統一,才導致了稀土行業亂象頻出,3月下旬以來,多個稀土品種的價格又出現了新一輪的大幅上漲,以鐠釹為例,包鋼稀土報價為54元/公斤,而市場報價已經高達60多元/公斤。
而此次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成立后,將成為中國第一個由政府引導的,全國性稀土行業機構,由于其職能加之將吸收國內各地的大型稀土企業,或許能夠統一國內稀土行業南北分化的格局。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籌備負責人、原工信部材料司副巡視員王彩鳳也曾公開表示,協會的具體職責是協助政府,在稀土的開采、生產、對外合作中,發揮助手作用。她希望協會能像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一樣,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據悉,包鋼稀土等多家國內大型稀土企業將加入,給這個協會注入了旺盛的力量,但此前國內稀土行業早已形成南北對立的局面,想要真正改變目前的格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整合南北稀土產業為“重擔”
若想要改變南、北稀土相對獨立的局面,相關的調控手段只有整合我國南、北稀土產業。3月12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對外表示,為保護我國的稀土資源及可持續利用,全國稀土企業將整合組建為兩至三家大型企業,但“整合方案并不一定按省來劃分”。
在上世紀90年代,在當時的國家經委牽頭下,中國亦曾想組建稀土南北兩大集團,其后無疾而終。此后多年,中國稀土產業的亂象,一直被詬病。
贛州稀土協會秘書長賴兆添曾公開表示:“目前整合政策在具體措施上還不完善,在監管上基層管理難于執行。”在南方的離子型重稀土區,大型企業間正激烈爭奪整合權。這使得南方的整合,還沒有重大進展。
北方一直是以包鋼稀土為主。按2011年的計劃,內蒙古自治區將整合區內35家稀土企業,其中包頭市23家,整合主導者是包鋼稀土。但這一計劃卻被一直擱置。
進入2012年,以地方為主導的稀土整合卻在加緊進行。
2012年2月底,以廣東省國資委、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的廣晟稀土集團成立;而今年“兩會”期間,福建代表團也傳出廈門鎢業牽頭整合福建稀土行業的消息。
贛州稀土礦業公司一負責人也曾公開透露,“地方稀土企業集團旗下各企業在產權上還是獨立的,財務、人員和經營上各自負責;地方稀土企業集團實質上只是一個掛牌公司,充當管理和貿易公司的角色,并不具備實際的生產能力和統一經營權力,整而不合”。
“成立全國稀土行業協會的初衷就是要對稀土行業進行自我規范,行業協會的成為就是為了保護我國稀土向前邁進的一大步。”上述不愿具名的行業內專家表示。
雖然目前專家學者都對稀土協會的前景充滿信心,但從我國稀土的現狀來看,除了加強行業內自律外,社會輿論與管理層對產業的愈發關注并未減輕我國稀土行業的壓力,在維護我國環境保護的問題下,如何在保持一定市場占有率,并增加我國對稀土價格的話語權,在南、北稀土大整合的背景中,優化結構、調整資源、減少浪費,都將成為中國稀土行業協會需要承擔起的“重擔”。
應對外患是協會又一職能
稀土行業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不少行業存在的弊端。國家多年來相繼采取了多項措施,但收效并不大,比如稀土的私挖、濫采,在2010年時稀土價格飛漲的時候特別嚴重。稀土行業內存在散、亂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有,現在不但沒有得到解決還愈發嚴重。這些都將是稀土協會成立后所要面對的問題。
上述的要面對的問題主要是對于國內而言,行業協會所要承擔的還有來自于國外的‘壓力’。如何發揮我國稀土大國的優勢,掌握定價權,這也是協會要面臨的一大重要問題之一。
曾有業內人士猜測,多年來未見“動靜”中國稀土協會,此次“火速”成立,是為了要應對美、歐等國家向WTO提出的我國稀土出口限制的訴訟。
其實早在2009年,針對我國稀土貿易的爭端已經初露端倪,當時,歐盟、美國與墨西哥先后將中國出口的多種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告上WTO,盡管當時被訴訟的出口限制的原材料中沒有涉及稀土,但業界普遍認為,當時被起訴的原材料只不過是投石問路,為了進而轉向中國的稀土。
但對于中國控制稀土出口的問題,各界一直保持著眾多不同的觀點,也曾有企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外稀土企業產量增長,即使我國稀土產量保持不變,占有率仍然會下降,或許5年以后,我國稀土占世界的比例可能由95%降低到60%,甚至更低。”
就上述爭端而言,在中國稀土協會成立后,將主要由協會出面給出相關意見,并有可能在將來的貿易爭端中出面調節。某著名稀土界學者表示,行業協會將在解決國際貿易沖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主力緩解國家之間的矛盾。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