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標準提高 水泥行業成本或增400億元
2012年1月18日,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考察調研時指出環保部正在研究的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將會很嚴格”,而排放量不降反升將使水泥行業首先“承壓”。
環保部一位權威人士透露,正在研究中的氮氧化物國家排放標準為每標準立方米300毫克和400毫克兩個方案。但業內專家表示,即便是按照上述較寬松的方案,包括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行業龍頭,以及中材集團、中建材集團等央企在內,目前國內幾乎沒有排放合格的水泥企業,“按照前3年的行業平均利潤計算,這一新標準將吃掉全年利潤的50%”。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張力軍日前考察調研水泥行業污染減排工作時指出,當前,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減排形勢非常嚴峻。張力軍強調,環保部已經與各省簽訂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責任書,如果未完成減排任務,將實行集團環評限批。也就是說,假如一企業集團下屬水泥廠此項標準不達標,整個企業集團都將面臨環評限批。
張力軍說,“十二五”時期,水泥行業是減排氮氧化物的重點行業。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2012年水泥產量將突破20億噸,氮氧化物排放量成為電力之后的第二大行業。“現在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為100毫克/標準立方米,而新型干法水泥窯的氮氧化物排放普遍在800毫克/標準立方米。”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大氣部主任嚴剛表示,在工業污染源中,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大,排放濃度高,應率先推進氮氧化物減排。
上述專家則表示,將火電行業與水泥行業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進行類比“并不科學”。他解釋說,水泥行業屬于窯爐行業,生產工藝上除了像火電行業一樣燒煤,還要大量使用石灰石、鐵粉、粘土,1500攝氏度的熱力環境也高于火電行業的1000攝氏度,因此不可避免會更多排放氮氧化物。
上述環保部權威人士表示,目前正在研究的新標準包括每標準立方米300毫克和400毫克兩個方案,需要企業運用低氮燃耗技術和新工藝SNCR才能達標。“大家對PM2.5等大氣污染治理的呼聲這么高,水泥企業的成本壓力又這么大,矛盾很突出。當然,環保部在制定新標準時,會充分考慮行業技術、經濟的可達性。”
他認為,按照正在研究的新標準,每噸水泥要增加成本20元,以去年水泥產量計算,全行業將增加成本400多億元。此外,過快推行新標準可能出現兩個問題,一是水泥行業脫硝催化劑有些屬于有毒有害物,國內若大量生產上述催化劑,會產生新的水土污染;二是水泥行業新增成本容易轉嫁到下游的建筑行業。
專家對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減排提出建議:對于新建的生產線或運行時間低于3年的生產線可在2015年先達到新國標,再沖刺國際標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