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行業寒冬 陶瓷衛浴企業將走品牌競爭之路
2011年,經濟增速下滑,房地產行業遇冷,陶瓷衛浴行業經歷了寒冬。
轉型的話題,創新的話題,做了陶瓷行業十幾年的談資。倒也并非說這流于空談,而是轉型具有遲緩、被動、艱巨的特性,創新需要資本、智力、市場的支持。2012年瞻之在前,黑云壓城,陰霾蔽日,市場形勢嚴峻,包括陶瓷行業在內的中國實體經濟,面臨20年來最重要的轉型考驗。以前,增速高企遮蔽了市場與行業的種種弊病;如今,增長下滑則迅速演變為了一種發展模式的終結。陶瓷行業運行面臨的各類風險較以往明顯增多,大中小微型企業運營遇到各種層面困難,更要緊的是,危機顯然還沒有止步,正像病毒一樣擴散開來。
網上有段子,我們的新“四化”目標是:給太陽裝上開關,給黃河按上欄桿,給飛機設計倒檔,為長城貼上瓷磚。陶瓷人看到最后一條應該特別高興,這意味著可以消化巨大的過剩的產能??上н@也像瑪雅預言一樣不靠譜。包括之前出臺的《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其中過于樂觀的數據預測筆者同樣認為不靠譜,如“預計到2015年建筑陶瓷磚產量將達到95億平方米,衛生陶瓷產量2億件左右”。雖然按目前的生產能力可以達到,但若市場一時半會消化不了,最后也是撐死自己。
陶瓷行業緊貼著房地產,近三五年房地產井噴一樣發展,已經達到社會難以承受的地步,正從巔峰緩慢降下來。陶瓷行業跟在房地產后面,同樣也在最近兩三年達到增長的極限。房價可能升起來,但房地產曾經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地位很難升起來。陶瓷產量也達到或瀕臨市場需求的極限,要知道,即便是現在盯得很緊的廣闊的三四線市場,也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消化產量的。3000萬套保障房只是市場經濟畸形發展下的一個怪胎,一次刻意的宮外孕,前景實在堪憂,目前看來對陶瓷行業拉動效果也不明顯。如何處理好房地產和經濟發展的關系,需要看各級政府的智慧;如何處理好陶瓷產業與房地產的關系,則需要看各大陶瓷企業的智慧了。
過去的增長依賴房地產泡沫,增速放緩對效率和社會都是一件好事,它可能阻止了經濟發展中某些惡性腫瘤的生長。陶瓷產業進入“穩態發展”階段,即是說,產能將在2011年的水平上略有升降,下降的可能性或許更大一些。目前陶瓷行業已經不能靠產能的增加,而應該靠產值的增加。陶瓷市場早就進入了消費決定供求的狀態,企業除了關注自身的需求外,更要關注消費者與市場的變化,無論是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制造都是建立在對市場的預測與把握上。目前微晶石在行業內風行,都是希望通過高附加值的產品提高產值。
這在外銷領域,體現得特別明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我國瓷磚出口量全球第一,但出口總額第一卻是意大利,這說明我們重量不重質,產品仍然停留在低端供應。外國人很不理解,中國人在海外營銷為什么不創自己的品牌,而是追求極低的利潤?我們倒也需要坦然面對,或許這就是發展的必經過程,畢竟中國建筑陶瓷產品走出國門時間還短,日本、韓國、德國不也經歷過一段從劣到優、從制造到創造、從低檔品到品牌產品的歷程嗎?
產業向高端化發展、企業向高新化推進、產品向高附加值延伸,陶瓷行業面前有一個清晰可見的圖景。
艱難時期,企業唯有放緩產能增速,以創新代替效率,以產值計算產量,加大產品工藝改良的力度,用科技成份、審美功效提升瓷磚產品的附加價值,進行產品的重新定位來突破產品所在市場的價格惡性競爭??梢灶A想,在不遠的將來,利用科技、文化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的速度和質量將會越來越快。如果陶企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并能在市場中形成鯰魚效應,并形成一個有機的競爭體系,對行業來說就是幸運至極的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