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結構混亂 衛浴行業低端市場被瓜分
經營環境惡化,2011年家居企業訂單劇減,一批企業陷入慘淡經營的困境,而櫥柜行業受此影響也陷入低迷。
中國的櫥柜業在經歷了20余年的發展后出現了一批大型櫥柜企業,但是,相比全國各類產業,中國還沒有一個櫥柜企業敢于宣稱自己為一個真正的大企業,這種狀況的出現,不得不讓我們認真的思考問題所在。
歸根結底,中國尚沒有一個服務全民的櫥柜品牌,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雖然中國的高端櫥柜市場被幾大品牌所占據,但是中國高端櫥柜市場的份額全部加起來每年也不會超過百億,所以,任何一個高端櫥柜品牌均只能局限在這有限的市場份額內競爭,這注定這些大品牌櫥柜企業難以獲得更廣闊的發展;而中國櫥柜的中低端則被成千上萬的中小櫥柜企業瓜分,各自為戰,行業混亂不堪。
行業如果繼續混亂下去,必將嚴重損害中國的全體櫥柜企業,并最終損害我們的消費者。中國櫥柜行業急需一個領頭企業來帶領中國的櫥柜行業走出混亂。劣質生產企業毫無責任的開發和生產各任吸引眼球的櫥柜、櫥柜配材產品在消費者根本無法辨別的情況之下橫行霸道。
無良經銷商在利潤的驅使下,從不追究產品的來源,一味采購低價配材,以低價吸引消費者,最終帶來的問題是劣質產品環保不達標,返修率嚴重失控,生產企業無力承擔產品品質問題,經銷企業更是難以承擔因品質問題帶來的繁重的售后服務,最終嚴重損害我們消費者的利益。
低成本開個櫥柜柜體加工廠,就敢以櫥柜廠家直銷的名頭招搖市場,消費者、乃至整個行業都被忽悠,事實是:柜體的成本只是是整個櫥柜成本結構當中相當小的一部分,全國的櫥柜企業的絕大部分核心部件(如門板、臺面、五金、電器)均需從外單位采購,這包括我們的十大品牌在內的櫥柜企業,到目前為止,也未有一家能夠達到全部配材自行生產的要求。
品牌櫥柜總部一味追求“店大為王”,為經銷商帶來了沉重成本負擔,卻又無法提供與市場有根本區別的產品,最終發現,一套櫥柜的生產成本有時竟不到經營成本的一半,這是很不正常的;而理性的消費者也越來越不認同這種高成本轉嫁的經營模式,以至越來越多的櫥柜經銷商倒在了高成本、嚴重同質化的市場體制之下。而從行業的消費結構來看,更多的客源是客戶介紹的回頭客,而不是展廳吸引的一次性消費者。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