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業今年現拐點 小企業盤整洗牌
幸存者的發力
雖然上半年葡萄酒進口量應“經濟放緩”之聲下滑,那種輕松獲利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也對幸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何磊任職的樂富酒業,是番禺星河灣附近的一個酒窖。幾十平米的酒窖猶如一個小型的葡萄酒展覽館。貼著四面墻壁的酒架上整齊有序地擺放著數百款來自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等各國的葡萄酒,從數十元到千元以上的葡萄酒,這里一應俱全。在這個小小的酒窖銷售業績好的時候,其月銷售額曾做到150萬元以上。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進入進口葡萄酒行業時間仍不是很長、規模也不算太大的葡萄酒商,其從8月初卻啟動了加盟模式。“一個企業度過了生存期,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做得更好。”何磊認為,葡萄酒一定要做體驗營銷,只要開設酒窖才能更好地做到這一點,幫助企業樹立專業的品牌形象。“今年我們預計會挖掘15-20個加盟商,將專賣店的網點鋪設到四川、重慶以及浙江等地。”
李帥甫目前正在濱江東經營著一家葡萄酒體驗館。面對葡萄酒的愛好者,李帥甫總是不厭其煩地解說其體驗館大廳內陳列的各國葡萄酒的特色,帶消費者觀看多媒體電視上有關葡萄酒文化和釀造資料。李帥甫甚至專門在體驗館開辟了三個房間,做葡萄酒佐餐的服務。在李帥甫看來,這些可以幫助消費者對葡萄酒進行全方位的體驗,也是其在酒商林立的廣州葡萄酒市場立足的核心競爭力。“在沒有做全方位的考察和比較就輕率進貨,將幾美元進口的產品賣到幾百塊,將國外一些小眾產品賣高價,這些在現在的進口葡萄酒市場已經行不通了。”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唐說,能在淘汰中生存下來的葡萄酒商必然要優勢的產品組合,而且不能是單一的品種和品牌,必須有著不同品種、不同產地等等多元化的產品。
此外李唐指出,要玩轉進口葡萄酒還需要有合適自己的體系和商業模式,比如在產品渠道、推廣策略、消費教育、第三方物流等方面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
小企業盤整洗牌,大企業借機殺入
“葡萄酒進口量下滑,是國內進口葡萄酒行業開始盤整和洗牌的標志。”海風土之樽酒業投資公司董事長金煒認為,一個相對粗放的行業,終歸最后是要被梳理的,體現出集中度高的特點。
回顧今年進入進口葡萄酒產業的資本軌跡,這一點可見一斑。國際葡萄酒巨頭譽嘉從星座拆分出來后在中國大肆招兵買馬、國產葡萄酒行業三巨頭加快向進口葡萄酒業務傾斜、茅臺葡萄酒有意進行海外并購、白酒探花洋河下個月正式啟動進口葡萄酒業務……巨頭的身影遠不僅國內資本那么簡單。據廣東酒類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資深葡萄酒專家李唐透露,其了解到加拿大的魁北克葡萄酒專賣局也正在加緊在中國布局。“這些企業有資金、人才和管理理念的優勢,他們的進入將帶動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進行更深層次的結構調整。”專家認為,只賣產品而無盈利模式的企業今后將遭淘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