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陷生死劫 生源下降是主因
生死時刻
面對300人的新生和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張秉庚一臉的愁容。他坦言,低于5個人的專業,學院將予以撤并。當然,這將是在與學生充分溝通與動員之后。有些公共課程將進行采取合班教學的方式。
青島飛洋教師數量最多時可達800余人,目前只剩下約250人。近來,因生源不足、校方經營不善,已然拖欠了在校教師兩三個月的薪水。學校撤并部分專業后,部分教師也將被相應裁撤。“目前,高考市場積累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今年部分高校將會面臨滅頂之災。目前這種苗頭已經顯現出來。”程方平說。他指出,導致部分民辦高校難以為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政策的不公平。國家教育資金、資源、相關政策都在向公辦高校傾斜,從專業設置到國家課題再到生源,都被一流大學壟斷了,民辦高校等二、三流大學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我國財政給予公辦高校每個學生每年1.2萬元的撥款,而民辦學校完全依賴學費運轉。
“民辦高校大多建校時間短、硬件差、專業少、社會聲譽不高,學費還比公辦收的多,學生擇校當然會首選公辦高校。何況許多公辦學校如今也招生不足。”夏季亭感嘆民辦高校招生壓力越來越大。
目前民辦高校的困境不僅僅招生不足,招到的學生素質也普遍下降。以山東為例,以前少于400分的畢業生很難有大學上,可近些年山東民辦高校專科最低投檔分數線降到了180分。
國外民辦高校有著多種融資渠道,如社會勞務收入、基金支持、企業贊助等,國內公辦高校也可以憑借著政府信用貸款,可民辦高校只能依賴收取學費,滾動發展。
在盧飛成眼中,對于民辦高校歧視性政策還在于沒有給民辦大學投資者提供一個來去自由的資金通道,沒有正常的退出機制。《社會辦學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教育機構在存續期間,可以依法管理和使用其財產,但是不得轉讓或者用于擔保。”第三十七條規定,“教育機構的積累只能用于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辦學條件,不得用于校外投資。”《擔保法》與《物權法》也分別有學校資產不能用作抵押貸款的相關規定。
盧飛成表示,當初建校征地時盡管價格便宜一些,但政府規定,土地只能用于從事教育。加之無法抵押貸款,這些年投入的7億多元都被圈禁下來。而教育投入的回報只允許8%至10%,使教育機構在中國上市失去了意義。
北京天有教育咨詢公司董事長兼CEO周中斌認為,資本市場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即產權明晰、可以交易、實現贏利,但目前教育政策使大多數資本不敢投入到教育事業。這極大限制了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
事實上,青島飛洋的股東自2011年就萌生了出售的想法。但盧飛成卻發現,學院只能賣給其他民辦高校。可在聯系了多家民辦學院后,最終沒能轉讓出去。
張秉庚說,學院已經發展到這個規模,能拿出幾個億收購青島飛洋的民辦高校鳳毛麟角。而隨著生源下降,公辦高校也嚴重生源不足,出售計劃只能擱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