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明朗讓民間資本止步教育
投資機會
在現有政策環境下,目前教育市場的投資機會在哪里?“應該尋找那些公共投入不足的領域進行投資,例如學前教育;還有嚴格限制公立學校進入的諸如補習班在內的影子教育系統,還有一些企業職業培訓等領域。”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經濟研究所曾曉東建議。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表示,學前教育的投資前景更大,因為學前教育需要的投資規模相對比較小,辦學方式也更為靈活;而高等教育在投資總量上要大很多。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學前教育的行業平均毛利率約為30%,領軍教育企業的毛利率一般可達40%~50%;職業培訓的行業平均毛利率約為35%,其領軍企業的毛利率甚至可到50%~60%,遠遠高出其他行業。
不過,馬自雄也提醒說,民營資本在進入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政策風險,目前政策的延續性,未來可能產生的政策變化因素都必須考慮清楚。
他回顧自己在金橋學校這十年經歷中受到大大小小的政策沖擊就不下5次。“2007年《新義務教育法》頒布之后國家對全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實行全免,同時加大對公辦學校教育的投入,特別是后來又推行了所謂‘高位均衡’,當時這是個好事情,但是從客觀上對民辦學校產生很大的沖擊,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并沒有對民辦學校有一分錢的投入。”
以目前的學前教育為例,過去幾年在國家對教育整體投入不足的情況下,不少民間資本進入學前教育領域并得到不錯的發展,諸如紅黃藍、艾毅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也成為學前教育市場的強勁新生力量。
但隨著“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的日益凸顯。為解決這一問題,2010年11月,《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頒布,盡管在意見中仍明確表示“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但同時還指出“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并將扶持民辦幼兒園的重心明確為“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對此表示,近一兩年各地方政府紛紛加大公立幼兒園的投入,在民辦幼兒園方面,不少地方甚至設置了準入門檻——即減少審批新建中高端公立園,并通過限價的方式發展民辦普惠園。這種來自政府層面的制約就導致不少定位于中高端的品牌幼教機構在異地擴張中遭遇很大阻力。
除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也有空間,關鍵要與公立學校做好區別,目前公立學校辦學相對比較單一,很難滿足多樣化的需求。而高等教育方面,除了投資資金量要求比較大,也更需要有明確的辦學思路。”儲朝暉表示。
不過,馬自雄也提醒后來者一定要做好前期調研。“現階段的辦學壓力和辦學成本都與以前不一樣了。而且以前民辦學校的優勢在于辦學思路、教學環境以及硬件投入等方面,這幾年隨著公立學校投資加大,民資優勢喪失,只能通過靈活的機制來彌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