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減產 進口鐵礦石量價連跌
因鋼價下跌,鋼廠普遍停產減產,受此影響,進口鐵礦石量價齊跌。“鋼廠對進口鐵礦石的采購并不積極,部分大型鋼廠以消化庫存為主,而一些中小型鋼廠則保持低庫存策略,采購明顯較少。”8月15日,前瞻網記者獲悉,隨著鋼廠減產逐漸增加,未來進口礦需求量或進一步降低。
現貨平臺成交慘淡
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監測顯示,國內主要港口中,防城港、湛江港、江陰港、鎮江港、南通港、北侖港等港口印粉報價較前一日跌5~10元/噸;連云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日照港、青島港等港口印粉、巴西礦和澳礦報價均較前一日出現小幅的下跌,跌幅在5~10元/噸。
國內鋼材市場已低迷運行數月,進口礦方面受到牽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進口鐵礦石4.24億噸,同比增長9.1%,進口均價為138.48美元/噸,同比下降15.25%。其中,7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為5787萬噸,較6月份環比下降0.75%,進口均價為134.8美元/噸,較6月份環比下降3.07%。這也是進口礦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量價齊跌。
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慘淡成交量也印證了這一點。數據顯示,7月(7月2日~7月31日)總申報168筆,但成交僅達成4筆。其中,總申報數量1539.66萬噸,總成交數量55.68萬噸,成交額7487.27萬美元。
鐵礦石庫存水平下降
“7月申報相對低迷,日均申報數量8筆,低于6月日均申報12筆;7月買盤申報數量稍好于6月申報,但賣盤申報大大低于6月申報,相差接近70筆。”前瞻產業研究院一份報告顯示。
對此,專家認為,7月下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60.73萬噸,環比下降2.66%,創二季度以來最低水平,反映出7月下旬以來鋼廠減產范圍正逐步擴大,對鐵礦石需求也出現減少。
上述報告分析稱,整個市場對于后市價格走勢持悲觀心態,價格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多數買家持觀望的心態,等待市場變化。”
8月15日,專家分析,經過前期消耗后,目前國內不少鋼廠鐵礦石庫存有所下降,特別是在提高進口礦配比后,部分鋼廠進口礦庫存下降明顯,已不足20天。國內鋼廠雖然想繼續壓價,但考慮到市場庫存不高,進口量又減少,鐵礦石價格不會有太大波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