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公司老股轉讓方案現三種模式
2014-01-08 09:13:57 責任編輯:王逸之 來源:證券時報網
(文 周少杰)擬上市公司招股意向書漸次增多,老股轉讓模式漸趨定型:利益均沾的原股東等比例轉讓方式成為主流。
此輪新股發行改革的一項創舉就是,規定持股滿三年以上的老股東可在IPO(首次公開募股)時轉讓所持老股,根據詢價結果,若預計超募,發行人須減少新股發行數量,同時調整公司老股轉讓數量。這一規定適用于此次IPO開閘中新上市公司。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月6日,有26家公司披露招股材料,24家已敲定老股轉讓方案,呈現出原股東等比例轉讓、控股股東轉讓及部分股東按次序轉讓三種模式。其中,14家公司采用原股東等比例轉讓方案。
等比例轉讓成主流
在首批招股的5家公司中,大股東單售的老股轉讓模式占主導。隨著日漸增多的公司披露招股書,原股東等比例公開發售模式成為主流。
歐浦鋼網、創意信息、東方網力等多家公司昨日發布招股材料,均采用原股東等比例公開發售的方案。各家公司中原股東持股比例不等,但總體的方案基本一致,即各個原始股東確定按所持股份總數確定可供轉讓股份數(部分任職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員工轉讓不超25%紅線),然后根據詢價結果預計超募資金總數,按比例攤派到各個股東對應轉讓股份數。
這種利益均沾的老股轉讓方案好處就是,大部分股東都有獲得公司上市帶來的原始股溢價紅利的機會。同時,由于原始股被等比例轉讓,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雖被攤薄,但并不影響控股地位,為多數公司青睞。
例如,匯中股份擬等比例轉讓股份的股東數量達到了80名,而無實際控制人的綠盟科技擬公開發售的股東也有22名,其中包括著名的聯想投資。
一些公司則采取了“有限制”的原股東等比例公開發售發行方案。例如,光洋股份就規定除兩家創投股東外,其他股東均有權按比例參與公開發售;良信電器也限制了創投股東參與老股轉讓。
大股東單售情形各異
目前,有6家公司采用大股東單售的老股轉讓方式。
有券商保薦人表示,企業實際控制人十分看重控股權,希望能夠對公司有很強控制力,因此單純大股東轉讓方案適用在部分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高的公司。
資料顯示,紐威股份控股股東正和投資及其子公司通泰香港合計持股比例高達89.60%;楚天科技控股股東楚天投資持股比例也達到了81.09%;而新寶股份實際控制人掌控的股份比例達到了90.88%。這三家公司都是以大股東單售老股的方式為主。
不過,一些公司控股股東轉讓股份實屬“無奈”。比如,奧賽康招股意見書稱,由于只有大股東東南京游持股時間超過三年,只能由其減持老股。
此外,慈銘體檢兼采兩種老股轉讓模式,擬定控股股東優先、其他股東等比例轉讓的方案,約定一旦觸及超募現象,由控股股東優先轉讓其150萬股,如若有剩余,則由其他股東分攤。
4家按優先等級轉讓
一些公司采取了按優先等級轉讓老股的模式,即當第一梯隊股東老股累計轉讓股份數量達到可供轉讓數量之后,第二梯隊的股東才有資格轉讓老股。從目前4家采取這一方案的公司情況來看,外部股東優先轉讓老股情形居多,維護控股股東控制地位的意圖明顯。
例如,全通教育通過外部股東、高管、控股股東的先后順序公開發售老股,其中,4名外部股東擬轉讓老股比例是持股總數的0%至100%,其次是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擬轉讓比例是0%至25%,在上述股東公開發售完畢之后,才輪到控股股東,擬轉讓比例也是0%至25%。
恒華科技也采取類似方案,9名股東協商公開發售數量后確定,財務投資者智匯創投有權優先轉讓其持股,其次為公司已離職員工,最后才輪到公司董監高成員。不過,該公司其他創投股東并不參與老股轉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