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成”兵家必爭之地”
(《資本前瞻》記者陳少華編輯整理)2013年1月6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立生物產業為戰略新興產業,首次明確提出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明確了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服務等7大重點發展領域和主要任務。
其中生物醫藥排在七大產業的首位,被市場認為是目前戰略新興產業中盈利能力最強的產業。
前瞻投顧認為,《規劃》提出后,生物醫藥產業將促使2013-2015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并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亟須努力提升競爭力,《規劃》出來后,下一步還須出臺具體的產業扶持政策,否則對企業難以構成實質利好。
生物醫藥在資本市場受熱捧
盡管2012年有不少行業受累于經濟環境表現低迷,但仍有一些細分行業“殺出重圍”,保持了穩定增長的勢頭,生物醫藥行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剛剛結束的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顯示,盡管經歷了“毒膠囊”風波沖擊,作為典型的逆周期行業以及政策扶持性行業,醫藥行業整體業績仍延續企穩增長的態勢,大多數醫藥類上市公司去年均取得兩位數以上的業績增速,年報同時透露,盡管行業景氣度穩步提升,但不同板塊之間業績分化趨勢愈發明顯,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部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9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1.41%。盡管增速相比2011年有所下降,但考慮到去年宏觀經濟下行的大背景,醫藥行業整體還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速顯得難能可貴。
從基本面來看,醫藥屬于長期穩定增長的板塊。尤其是2012年多項有關醫藥行業的扶持政策密集出臺,推動行業穩步復蘇并持續增長。一方面,我國已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將在2025年達到2.3億;另一方面,快速改變的生活方式、環境污染等因素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大幅攀升,加上全民醫保制度的實施,對慢性病防治方面的投入將不斷加大。前瞻投顧分析認為,剛性需求將助推醫藥行業穩定增長,預計2013年全年行業銷售增速約為20%。
政府、投資人鐘情生物醫藥行業
一方面,對于生物產業等新興戰略性產業而言,政府、創投機構、產業基金等各路資本成為撬動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點。以深圳為例,隨著超材料產業基地與國家基因庫的入駐,當地政府加大對這些行業的資金扶持力度。據深圳市政府規劃,“十二五”末期,深圳對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扶持資金累計將超過100億元以上,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以上,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
“生物經濟作為新興產業,正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王建看來,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解碼工作轉為產業化運作,是生物經濟運行的核心。他說:“在以基因為核心的生物經濟領域,中國企業存在超越世界其他醫藥巨頭的機會。”
雖然政策上需要扶持,但企業也得努力。考慮到生物制藥行業“高投入、高風險”的特性,政府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是必須的,但生物制藥企業在成果轉化、開拓市場等方面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伴隨著IPO重啟傳聞四起,沉寂多時的PE(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開始活躍起來。生物醫藥(股)等新興行業,被認為未來潛力較大。
受困IPO市場遲遲未能打開局面,PE機構投資傾向也開始出現分化:一類開始更加注重后期非常成熟的好公司,一類開始向VC(風險投資)靠攏,挖掘有潛力的公司培養一段時間后做并購或者賣給第二輪風投。而無論是哪種類型,均是為了加速資金的周轉。眾所周知,對PE來說,退出才是最重要的。生物醫藥行業好的企業到了IPO前期競爭就很激烈了,投的成本也不低,所以PE還是更傾向找早期的有潛力的企業,是做并購還是IPO還是找其他投資機構接盤靈活度比較大。
“這類生物醫藥企業,早期介入的話很多是沒法根據市盈率來估值的,主要還是根據公司估值法。比如公司資產評估1個億,你占股10%,就投1000萬。一般的PE機構還不會投這么多。公司做大做強上市之后,回報上億元都是有可能的。當然失敗的案例也不少,這種事情就像砸金蛋。”一位PE合伙人說道。
另一位PE機構人士則分析,大家感興趣生物醫藥行業還有一個原因是該行業細分行業眾多,可挖掘的項目也多。“這個行業有時候生產一種藥就能做成一家企業,而且還有技術門檻。不過也正是關鍵在于技術,所以風險也大,臨床試驗最后一期失敗都極有可能。但是一旦成功回報也極為豐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