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場發展規劃前瞻
2021年12月,首批132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名單公布,2022年1月,農業農村部印發《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建設10000家地方生態農場的發展目標。受國家宏觀政策的推動,生態農業以及生態農場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前瞻團隊在梳理生態農業發展情況的基礎之上,結合過往的項目規劃經驗,總結出一些生態農場的規劃發展之道以供借鑒。
一、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生態農業之父”葉謙吉在1988年出版的《生態農業:農業的未來》一書的定義,生態農業是從系統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原理、經濟學原理和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期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模式。在此理論基礎之上,在2022年1月農業農村部印發的《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對生態農場的定義為依據生態學原理,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多樣原則,通過整體設計和合理建設,獲得最大可持續產量,同時實現資源匹配、環境友好、食品安全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
生態農場的規劃建設對于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鄉村生態振興等工作的實施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省建設10000家地方生態農場,遴選培育一批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市場主體,總結推廣一批生態農業建設技術模式,探索構建一套生態農業發展扶持政策,持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生態農場建設成為推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的重要平臺和有力抓手。”
回顧我國生態農場的發展歷程,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計劃經濟時期的國營農場、改革開放之后的生態農場、21世紀以來的家庭生態農場和十四五以來的生態農場。
圖1:中國生態農場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最新發布的首批國家級“生態農場”共有132家,主要集中在以江蘇、安徽、上海和浙江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4地共有80家,長三角地區優質的市場和生態環境,為生態農場的規劃建設奠定了優質的基礎。
表1:首批132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農民日報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同時,根據前瞻產業園區庫系統監測,全國以生態農業為特色的園區共有155家,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北京等地。
圖2:中國生態農業園區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園區庫
二、規劃要點
針對生態農場的規劃要點,在《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到了“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多樣”五大發展原則。其實,在2018年前后,農業農村部就總結了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南方“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等10種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為生態農場的規劃建設指引了方向。
表2:生態農業十大發展模式
資料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同時,在學術研究領域,圍繞生態農場的規劃設計也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如余振國在《生態農產規劃設計研究》一文中在總結生態農場發展的理論基礎之上,提出了“自強、共存、循環”三個原則。具體如下:
(1)自強原則
所謂自強,就是生態農場在規劃時首先就要明確農場未來的贏利點是什么,也就是要明確主要產業、產品,作為重點發展對象,所有其他產業、產品要為之服務。當一個生態農場能夠依靠自己的主導產業、產品獲得持續、穩定的收入,就可以實現“造血”式發展,也就是自強。
(2)共存原則
所謂共存,就是生態的內涵,從農場產業方面來說,生態農場除主導產業之外,其他產業、產品要根據自然環境、社會需求與主導產業、產品共存;從農場生態環境角度來說,就是要保留一切可以保留的生物,與之共存。
(3)循環原則
所謂循環,就是強化生物鏈內部相互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是為了實現農場的能量、物質最大程度的循環,以節省成本,提升產品總產量與質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盡可能避免在使用外來生產要素(主要是肥料)的過程中將一些有害的物質帶入農場的生產中,例如重金屬、農藥殘留和有害微生物。
三、前瞻見解
根據前瞻多年的產業規劃經驗,生態農場作為生態農業的具體實踐,是當下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趨勢需求。同時,也是對消費升級背景下,消費者對健康消費需求的響應。而在生態農場規劃方面,在強調產業、生態、循環等方面的同時,也需要結合項目所在的具體區域的自然、水文、產業等特色資源,做到具體項目的產業協同、品牌建設以及對應的模式創新等。
農業的發展不再是單一產業發展的問題,更多的包含與二產、三產的融合發展,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為代表的技術應用正在廣泛的影響傳統農業的發展,因此農業與區域產業發展的協同性成為生態農場規劃發展的要點之一。同時,品牌化的建設,是對生態農場產品與服務附加值提升的重要舉措,包含了生態農場背后的特色資源和價值理念,是區別于類似商品的標志。此外,生態農場運營模式的創新,是整個生態農場后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措施,同樣值得關注。
圖3:生態農場規劃發展之前瞻見解
四、前瞻案例
圍繞現代化農業、綠色農業以及生態農業項目的規劃建設,前瞻團隊參與的項目遍布廣東、云南、湖南、貴州、陜西、河北、浙江、四川等地;項目類型涉及鄉村振興、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旅游綜合體、生態農業山莊、生態農業園以及現代農業基地等;服務內容涉及產業規劃、課題研究、概念規劃、可行性研究以及商業計劃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業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