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家公司已預披露 6月底前近400家將陸續完成
隨著新股發行改革的不斷推進,證監會對擬IPO企業的信息披露要求已大大提高。從4月18日到5月5日的11個工作日,相繼有11批合計241家IPO候審公司陸續進行預披露公示,監管層嚴格貫徹執行“受理即披露”新政的決心可見一斑。
從2013年6月開始,招股書預披露時間進一步提前,實行“受理即披露”。預披露的提前,意味著擬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和經營狀況都將更早地暴露在媒體和公眾面前,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帶來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完成預披露的候審公司中,也有十余個由前瞻投資顧問服務的IPO咨詢項目,包括亞振家具、南京德樂科技、廣州鵬輝能源、紅星美凱龍家居、寧波鮑斯能源、廣東壯麗彩印、顧家家居、蘇州科達、深圳文科園林等等。
前瞻投資顧問預計后續仍將有大批量公司陸續完成預披露公示,但預披露的先后順序并不等同于上會順序,如果企業不能在6月份進入發審會,均要補充中期財務報告,對于擬上市公司而言,面臨的IPO風險會更大。
每天一批的預披節奏彰顯監管決心
雖然IPO閘門自去年12月底已經重啟,48只新股也于年初完成發行,但IPO發審工作卻遲遲未有新進展,600余家公司候審的堰塞湖問題也始終得不到紓解。直至今年4中旬,證監會緊急電話會議要求,已更新財務數據的企業將全部進行預披露。
根據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專為擬上市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統計,從4月18日到5月5日的11個工作日,相繼有11批合計241家IPO候審公司陸續進行預披露公示。也就是說,證監會已經連續11天保持了每天一批的預披露節奏,反映的是監管層強化信息披露、推進各方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堅定決心。
而在目前已經披露招股說明書的241家企業中,有125家擬在深交所上市,116家擬在上交所上市。深市擬上市企業略多于滬市,符合此前證監會提出的IPO滬深均衡原則。
前瞻投資顧問認為,“受理即預披露”的制度,是把擬上市公司的監督權交給了中介機構和社會公眾,可以有效約束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是對舊有新股發行體制的一種有效顛覆,也是推行注冊制的必要基礎。
600余候審公司將于6月底前完成預披露
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表示,預計排隊的600家左右的企業絕大部分將在6月底前完成預披露。
可見,目前還未完成預披露的近400家公司,如果申報材料和財務數據沒有問題,特別是符合上市要求的財務數據,都將陸續在6月底前完成預披公示。
但深諳發審規則的前瞻投資顧問分析發現,按照目前的制度安排,即使完成了披露,候審公司還是要排隊上發審會,而且,預披露的前后順序并不等同于上會順序。如果企業不能在6月份進入發審會,均要補充中期財務報告,對于擬上市公司而言,面臨的IPO風險會更大。因為現有A股上市的盈利門檻比較嚴苛,一旦財務數據出現較大波動,都將對上市成敗造成決定性影響。
發審會進入正常審核狀態
在IPO預披露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IPO發審會在暫停近18個月后也已經啟動。4月30日,主板發審委會議召開,審核的4家公司3家過會1家被否,5月7日,莎普愛思藥業、長白山旅游、中節能風力3家企業的首發申請也將接受主板發審委的審核。5月9日,創業板發審委也將審核安徽國禎環保、江蘇天鳥高新技術、飛天誠信科技3家擬登陸創業板的公司。
預披露的快速推進、發審會的再次召開,預示著新股發行也有望于近期再度啟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