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再發第二批18家預披露公司名單
4月21日晚,證監會再次集中發布18家預披露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至此,加上此前4月18日公布28家,已有46家企業預披露。第二批18家企業中,7家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6家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5家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部分企業變更上市地
根據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專為擬上市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統計,目前公布的兩批46家預披露企業中,有23家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占據前兩批企業的半壁江山;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就有10家;而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有13家。
而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4月17日,處于正常審核狀態的企業有606家,其中上交所企業有165家,深交所中小板企業有226家,深交所創業板企業有215家。
與此同時,又有2家原計劃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公司,變更上市地至滬市,分別為浙江新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和康新(中國)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其新發股數均不超過2700萬股。算上首批預披露名單中8家“深轉滬”的企業,目前已有10家企業變更上市地至上交所。
企業變更上市地點主要是由于政策發生變化,這也有利于縮短排隊時間。尊重企業自主選擇上市地,符合市場化和法制化原則,有利于滬深交易所提高服務效率與能力。
證監會4月初通過官方微博發布IPO審核政策調整的通知,稱將取消滬深兩市交易所此前一直使用的按股份數量安排上市地的原則,改成“均衡安排滬、深交易所首發企業家數”原則。
這一規則的變動將直接影響排隊企業的審核發行順序。按照老辦法,滬深交易所上市企業的審核比例是1:3;而按新規則,比例改成了1:1。轉會至上證所的企業,若自身財務和申請材料都沒有太大問題的話,安排上會速度將明顯快于在創業板排隊的公司。
預披露將常態化
第二批預披露企業名單中,就有2012年IPO被否,曾致力于打造“中國休閑食品第一品牌”、備受國內PE青睞的休閑食品連鎖企業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曾在當年4月公司招股說明書預披露后,媒體曝光蜜餞行業部分企業存在原料、生產加工等問題。此次預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去年總營收27.5億元,凈利潤近1億元。
此外,備受關注的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也出現在此輪預披露名單中,該公司計劃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擬發行6000萬股;同時,首家金融機構的招股書申報稿出現在投資者面前,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打算在主板發行上市,擬新發股份不超過80000萬股,且不存在老股轉讓的情形。
分析人士指出,發布預披露材料并不意味著發審會將立刻重啟,更不意味著過會企業數的增加和新的企業獲準上市,IPO再一次重啟可能晚于預期。由于確認遞交材料齊全尚需一段時間,預計預披露會有節奏地進行,后續可能還會有第三批、第四批預披露發布。
46家預披露企業名單
主板
中小板
創業板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