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后IPO何去何從 注冊制引市場期待
(文•史林娜)從去年10月至今,國內IPO暫停已超過1年,滬深兩市有700多家企業在排隊,此次IPO關閘造成了堪稱史上最嚴重的“堰塞湖”,國內普遍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新股發行改革的意見公布之后,未來可能重啟IPO。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專為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認為,這次IPO停擺時間超乎預料地久,極有可能與即將展開的改革有關,似乎證監會對這次改革志在必行。
三中全會前國內IPO現狀
自從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寶登陸A股中小板之后,再無新股發行上市,至今IPO空窗期已長達一年。
證監會最新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IPO申報企業上周擴容四家。至此,滬深兩市待審及過會待發企業共計為761家,其中,上交所IPO在審企業家數為183家,深交所IPO在審企達578家,其中包括主板和中小板企業312家,創業板排隊企業266家。
在IPO暫停的情況之下,通過并購重組上市成為很多企業不得已的選擇,更有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新三板,尋求不同的融資渠道。
前瞻投資顧問認為,IPO“堰塞湖”難解,不僅讓尋求上市的企業陷入了困境,券商和PE的業務也遭受了打擊。
據統計,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19家上市券商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為32.9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1.51%,承銷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也出現嚴重萎縮。除了券商投行業績受到重大打擊外,IPO的暫停更是套牢了千萬市值的PE。
何時能重啟IPO,不僅關系到擬上市公司能否如愿上市融資,也影響了相關券商投行以及PE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