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隱又遍布全球的SHEIN,到底是哪兒的?
作者|關注跨境電商的 來源|新識研究所
2021年5月,應用追蹤公司APP Annie和Sensor Tower數據顯示,SHEIN已經取代亞馬遜,成為美國ios和Android平臺下載量最多的購物App,其估值一度高達1000億美元。
一時間,大家紛紛發問,SHEIN是何方神圣?
而后,隨著越來越多信息逐漸曝光,真容逐漸浮現:這家創立于南京的主營女裝的電商公司,被《胡潤》列為全球第三大獨角獸巨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購物APP下載榜單上,幾乎都獨占鰲頭,截至2023年7月,已經覆蓋了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兩年,SHEIN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根據Similarweb的統計數據,SHEIN成為了2024年Q3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服裝與時尚品牌。在法國,即將超過ZARA;在德國,僅次于ZARA、C&A和NIKE;在日本,SHEIN的線上用戶數大超優衣庫……
1月12日,有消息稱,知情人士透露,SHEIN在英國的IPO,最早可能在4月20日完成。
這家看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公司,最近兩年已經先后被傳出嘗試在美國、英國交易所敲鐘。在國內,或許許多人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但SHEIN的大名,在海外,早已如雷貫耳。
1
供應鏈植根中國,員工散布全球
對于近幾十年的海外貿易市場而言,全球化是讓這套體系能正常運轉起來的基礎。作為全球化浪潮的受益者,跨境電商平臺們深諳此理。
近年來,在跨境電商領域,中國的“四小龍”是繞不開的話題,從SHEIN、阿里速賣通到Temu、Tiktok Shop,無不在海外混的風生水起,其中,后三者分別背靠阿里巴巴、拼多多、抖音這三個國內電商平臺,唯有SHEIN,并無其他依靠。
讓其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的秘密無他,正是充分利用了全球化帶來的風口。
2008年,許仰天在南京創立南京點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SHEIN的前身,早期經營跨境婚紗電商;2012年,公司轉型跨境女裝,并采用獨立站模式。2015年,公司正式更名為SHEIN。
不同于傳統全球化企業,作為出生時就將目標市場錨定在海外的企業,SHEIN在整個成長過程中都履行同一套模式——需求端在海外,供給端在國內。
需求端在海外,讓“賣給誰”不是什么問題,而供給端在國內則是讓SHEIN脫穎而出的一大關鍵。
與其他行業相比,服裝業的供應鏈本就有三個關鍵要求:成本低廉、生產迅速、種類豐富,也即“便宜、快、品類多”,將供應鏈植根于廣東番禺的選擇恰如其分地為Shein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作為自明清以來就對外開放的商埠,廣州擁有數百年的紡織和制衣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扎堆,形成了一個理想的供應鏈生態系統。而番禺更是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這一帶的制衣廠始終保留著傳統小規模制衣生產模式。
以番禺為中心的一小時車程范圍內,有大量的制衣作坊和中小型工廠、紡織面料輔料的最大供應市場、廣州批發街市十三行、佛山的倉儲基地,還有白云機場……
圖源:《財經》
許仰天充分利用了這片沃土,通過低成本尋價和政策傾斜扶持,與1000多家服裝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其中包括300多家核心供應商。這些“小作坊”式的工廠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實現所謂的“小單快反”——先小批量生產多種款式,根據市場反饋快速調整和補貨。
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產出爆品的可能性,還提升了倉庫周轉效率,使得SHEIN能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時迅速擴張在全球展開擴張。
要實現這一模式并不容易,管理大量碎片化訂單的同時保證質量和效率是個挑戰。為此,SHEIN引入了數字化技術,從原材料印染到成衣生產,整條生產線都被數字化改造,形成了所謂的“柔性供應鏈體系”。
可以說,目前,有經驗、有意愿、與SHEIN經過了上期磨合的工廠,熟練、高效的工人,以及豐富的配套資源,只有在中國才能找到。
銷售網絡最為直觀。在歐美市場之外,2015年,SHEIN進軍中東市場;2017年,其將目光瞄向了擁有約2.7億人口的印度尼西亞,宣告進軍東南亞市場,近幾年,巴西、墨西哥、韓國……拉美、東北亞國家們也逐漸進入版圖。
其APP下載量和網站訪問量的數據令人矚目。根據Similarweb的統計數據,SHEIN成為了2024年Q3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服裝與時尚品牌。在法國,即將超過ZARA;在德國,僅次于ZARA、C&A和NIKE;在日本,SHEIN的線上用戶數大超優衣庫……
此外,SHEIN深知,要真正贏得全球消費者的青睞,必須采取因地制宜的營銷策略。因此,公司在不同市場實施了差異化的營銷方案,以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和社會背景。
與此同時,SHEIN的成功離不開一支具有全球視野的買手團隊。這支團隊遍布世界各地,他們負責捕捉最新的時尚趨勢,挑選適合不同市場的產品。SHEIN的買手們不僅要了解當地的文化和消費習慣,還要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能夠提前預測下一季的流行元素。
此外,SHEIN在全球多地設立本土化倉儲設施,以加速物流配送和服務響應速度。在波蘭、意大利和阿聯酋開設了三個配送中心,并在美國搭建三個大型配送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SHEIN也在探索出了中國的供應鏈以外,更多國家的本土化生產可能性,例如巴西和土耳其。SHEIN試圖復制在中國的成功經驗,將成熟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應用到國際市場中。
伴隨著2023年,SHEIN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設立歐洲、中東和非洲大區總部。通過發家地、供應鏈地、主體所在地、國際市場中心,SHEIN甚至逐漸形成了包括南京、廣州、新加坡和愛爾蘭在內的多業務中心的模糊化公司核心的存在。
2
神隱總部背后
SHEIN高管們都有“高情商”?
盡管SHEIN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關于它的總部所在地卻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SHEIN高層管理人員對于SHEIN歸屬問題的不同表述,更加劇了外界的好奇心。
SHEIN陸續聘用多位國際化高管,分別任可持續發展、數據隱私、網絡安全、本土化等職位負責人。
據界面新聞消息,2023年10月,SHEIN聘請前任軟銀集團首席運營官馬塞洛·克勞爾(Marcelo Claure)擔任SHEIN集團副董事長,負責管理全球業務增長計劃;聘請動視暴雪前首席合規官Frances Townsend擔任高級顧問,任期六個月。據悉,Frances曾在白宮和司法部工作,被認為能幫助SHEIN應對環境、數據等合規問題。此外,曾經在迪士尼負責供應鏈ESG合規的亞當·溫斯頓也出任SHEIN的ESG全球主管。
關于SHEIN上市,首先傳出的擬上市地是美國。
2023年5月,據一封美國國會給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問詢SHEIN上市事宜的問詢信被外媒曝光,讓SHEIN籌備上市的傳言似乎被坐實。
當年8月,SHEIN傳出籌備在美上市后不久,SHEIN美洲地區總法律顧問瓦萊麗 · 何(Valerie Ho)離職。
隨后SHEIN,被傳出的上市地變成了英國。2024年初,有消息傳出,SHEIN執行主席Donald Tang與財政大臣Jeremy Hunt以及其他部長以及倫敦證券交易所的高管會面。
比上市進程更難推測的,是SHEIN的歸屬。
在此前英國法院發布的判決文件中,SHEIN 被明確認定是一家新加坡公司。但根據國內證監會在2023年發布的新規,盡管 SHEIN 的收入來自海外,但其供應鏈等經營活動仍在境內,赴美上市仍需向證監會報備。
2023年2月,媒體又披露,SHEIN控股主體發生變更,現包括其一系列商標及廣州希音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在內的所有權,實際上都已歸屬于一家新加坡的注冊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SHEIN官網當時顯示的是,“Headquartered in Singapore”。
吃瓜消息頻出,SHEIN不同高管在不同時期對公司的一些表述也不盡相同,但盡顯“高情商”。
2023年10月,當面對媒體提問SHEIN是一家中國公司嗎時,克勞爾的回答是——“no idea”。
據湖南日報報道,2024年5月,在洛杉磯米爾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全球大會上,SHEIN執行主席唐納德(Donald Tang)在被主持人問及“SHEIN來自哪里”時,唐納德表示,從出生地和供應鏈角度,SHEIN是一家中國公司;從總部和核心人員所在地的角度,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CEO辦公室、財務等核心部門均設在新加坡。但SHEIN的價值觀、使命和愿景與美國一致,所以也為SHEIN是一家美國公司感到驕傲。
情商夠高吧?
最近的一次公開表態來自2024年9月,據山東商報、聯合早報等媒體報道,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全球人工智能峰會(GAIN Summit)的一場對談中,當主持人詢問關于“大型中國公司SHEIN”的投資情況時,克勞爾敏銳地注意到了“中國公司”這一表述,并立即糾正說:“SHEIN并不是一家中國公司,而是一家新加坡公司,它只是利用了中國的制造業和供應鏈優勢。”
在國際局勢變化莫測、自身IPO情況也尚欠臨門一腳的情況下,面對身份質疑時,高管們的“高情商”表態,是明哲保身的一種必要手段。
不過,這種“高情商”也是分情況的,據華商網消息,在面對采訪時,克勞爾公開表示要重塑中國供應鏈:“中國制造模式沒有任何道理,一件襯衫在半個地球之外制造完成,然后發送到巴西,在物流上花掉的時間比在工廠生產出來花掉的時間還多,這種折騰的做法毫無意義。”似乎比起當年那個回答“no idea”來模糊回答的太極高手來說,要耿直不少。
3
寫在最后
日前,有消息稱,SHEIN將在2025年上半年在英國上市。
如果真到那一天,這個供應鏈植根于中國,總部在新加坡,還擁有著和美國一樣愿景的SHEIN,會如何介紹自己呢?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識研究所,作者:關注跨境電商的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