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試水自營服飾
作者|駱麗蘭 來源|壹覽商業(ID:yilanshangye)
導讀:抖音又向快時尚領域伸出了觸手。
抖音又向快時尚領域伸出了觸手。
近期,抖音推出了一家名為“飛云織上”的店鋪。工商信息顯示,該店鋪的運營公司為上海歆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抖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
壹覽商業發現,飛云織上抖音店,僅359個粉絲,主要售賣時尚女裝服飾,店鋪內所有產品價格多在129-199區間。包括但不限于航空棉外套、彈力褲、套頭針織衫、西裝馬甲等……,但品類十分有限,上新不超過10個商品;同時最高銷量為一條彈力褲,僅售出27件。
其客服告知,所有服裝均源自采購,下單后48小時內從浙江發貨。但經反復核實,客服再告知,其中一件“套頭修身針織衫”實際是從廣東省東莞市發貨。
從目前看,抖音飛云織上從各方面看都是一個“初步探索”的狀態。
截至4月11日,飛云織上店鋪仍在正常運營;4月12日,飛云織上已經下架所有商品。據客服表述:店鋪升級調整,恢復上新時間未知。
實際上,這不是字節首次涉及服飾業務,2021、2022年,字節均推出了對標SHEIN的快時尚女裝平臺Dmonstudio和Ifyooou獨立站,主打跨境女裝快時尚,包括連衣裙、泳衣、上裝以及襯衫等。此次在國內抖音開店售賣衣服,尚屬首次。
那么,抖音為何對服飾業務如此上心呢?在壹覽商業看來,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各方數據均顯示,抖音已經成為女裝交易額爆發的主陣地。《2022年1月線上消費數據洞察》顯示,抖音電商GMV占天貓京東的23%,其中服飾GMV已經超越京東天貓。阿里財報上,淘寶天貓的GMV在去年四季度同比出現“中單位數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品類就是服飾。《晚點latepost》曾透露,2022年初,抖音電商列出一張“目標名單”,涵蓋天貓上銷售額前2000名的品牌商家。目的正是讓這些品牌全部進入抖音 “商城”,當時就已完成進度92%。
其次,不止抖音,阿里、京東、甚至拼多多等電商巨頭都在布局快時尚女裝行業。去年拼多多就推出過“寶藏女裝”,當時寶藏女裝位于一級入口。
此外,京東服飾在今年3月28日,也發布了2023年的年度戰略,明確要打造時尚的百大標桿品牌,圍繞“豐富、性價比、確定性、體驗升級”四大關鍵詞上加速發力。并且推出了“春曉計劃”扶持商家入駐。在服務上,京東也將發揮供應鏈能力下沉優勢,例如,去年10月,京東與海瀾之家合作,一件羽絨服從用戶下單到收貨最短僅需12分鐘。
而淘寶,早在2016年就推出戰略級重點項目iFashion,鼓勵服飾商家原創。2022年3月,阿里在淘寶上線了“iFashion”快時尚服飾店,主打面向年輕群體的原創設計服飾、箱包和鞋類。值得注意的是,iFashion并不僅是一個店名,同時也是淘寶在線上對部分品牌的認證標簽,諸如一些淘寶人氣店:哈齒小姐、又巷、鹿向南、可然安茉……每件商品前都帶有iFashion標識。經過數年發展,截至2021年3月,淘寶時尚生活行業的負責人喬喬表示,已有3萬iFashion商家每月上新款式高達60萬種,單個商家平均每次能更新近20個款式,遠高于任何一家歐美快時尚巨頭。正是如此高頻的更新+原創,iFashion成為淘寶抓住年輕人審美的窗口,在服飾競爭如此激烈下,淘寶服飾仍然穩坐霸主多年。
俗話說,得女性者得天下,女性消費者的強大購買力,在服裝零售領域中,體現尤為明顯。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女裝市場規模超過男裝、童裝總和,而服飾品類做好,還可以帶動諸如美妝、母嬰的生意。
正是這諸多原因讓快時尚女裝成為電商的心頭肉,也是抖音電商對服飾業務一直上心的原因所在。
但在壹覽商業看來抖音要做好自營快時尚服飾,困難不小。
首先,成熟的服飾行業面臨同質化嚴重、競爭大等問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零售業企業銷售額4385.28億元,同比增長10.65%,但2016-2021年,限額以上服裝零售業企業數量總體卻呈波動下降態勢。截至2021年,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零售業企業數量為2583家,相比2019年超2600家下降不少,服飾行業出局者眾多。
另據抖查查數據顯示,2年前的抖音穿搭賬號總榜上,第600名依然擁有42萬粉,可見抖音服飾號數量眾多,在抖音興趣電商風口上,服飾號只多不少。“一些抖音女裝店鋪退貨率能高達70%-80%左右,賣一件只被退回來一件都已經算低的。”一名擁有自己工廠的冬季女裝品牌負責人霍羽對外表示。服飾盈利下滑、退貨率居高不下,“不好做”是服飾從業者的普遍感受。
其次,近幾年,一批又一批快時尚品牌開始“撤離”中國:ZARA、HM、Forever 21……越來越多曾經風光一時的牌子正在淡出我們的視線,或是關閉門店只余線上。以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為例,2011年其在中國已超過500家門店,幾乎處處可見,但如今還有幾家?實際的數字已經讓人驚訝。從ZARA官方微信公眾號內搜索,除卻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座一線城市暫且還有超過10家門店外,其他城市均在個位數掙扎。小紅書上,各地關于ZARA的探店博文里,“撤店清倉”已經成為高頻詞匯。
今年1月,入駐抖音平臺四年的ZARA,首次開啟直播賣貨,但直播高峰觀看人數僅4000人,可謂冷清。據極海監測數顯示,ZARA平均客單均價為339元,其主打版型但缺乏個性的服飾,顯然在紅海的服飾電商競爭中亦不占優勢。
再次,快時尚要求企業對時尚元素的敏感性、對供應鏈的把控和對新品的推出節奏有較高的水平。
抖音入局自營服飾快時尚,是僅僅開家店做白牌服飾,在自有的流量池力廝殺?還是做平臺/渠道心智品牌,就像淘寶iFashion一樣,iFashion標簽下的品牌服飾自帶潮流、個性、原創元素?
至少,從飛云織上悄然上架又迅速下架來看,抖音在服飾快時尚領域還有更多路要走。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壹覽商業(ID:yilanshangye),作者:駱麗蘭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