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土豪,剛投了馬斯克70個億
作者|楚門 來源|超電實驗室(ID:SuperEV-Lab)
還得是你,有元人
“感謝榜一大哥送來的火箭。”
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獨家報道,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再次迎來注資,投資者是沙特阿拉伯投資基金的一家子公司和阿聯酋企業阿布扎比投資公司。
此次的投資額度是數10億美元(約70億人民幣),這輪融資完成后,SpaceX的估值近1400億美元。這意味著,SpaceX將成為世界上估值最高的私人企業之一。
隨著外媒曝光了這輪融資的進展,更多細節也隨之曝光,目前摩根士丹利正在組織投資工作。
有意思的是,沙特投資基金之所以投SpaceX,是因為其相關負責人和馬斯克因為特斯拉私有化一事,鬧得非常不愉快,所以才轉投SpaceX。
01
命中注定的中東金主
好事多磨,馬斯克和中東土豪的愛恨情仇,可以追溯至5年前。
起因還是2018年8月那個著名的私有化特斯拉的推特,當時馬斯克聲稱“Funding secured”,資金已到位。
來源:推特
按照當時老馬的思路,資金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僅憑在SpaceX的股份就足夠支持將特斯拉私有化。
除了賣SpaceX的股份,另外一個渠道就是沙特公共投資基金。
就在發布私有化推文幾天前,馬斯克曾在特斯拉工廠和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負責人、董事總經理 Yasir Al-Rumayyan 會面。
按照馬斯克的說法,Yasir Al-Rumayyan曾做過“口頭承諾”,支持特斯拉私有化。
在后來面對“私有化特斯拉的訴訟”,出庭作證為自己辯護時,馬斯克反復表示,他當時相信自己已經跟 PIF 達成了協議,并表示,PIF 的負責人那時 “毫不含糊地支持將特斯拉私有化,但PIF后來“似乎退縮了”。
隨后,PIF高管和馬斯克的短信也被曝光,內容顯示馬斯克當時曾與沙特PIF基金高管發生過口舌之爭,甚至說對方“是在把我往火坑里推”。
“沙特PIF把我扔在公共汽車下。”馬斯克曾嚴厲地說,這樣聽起來我就像是一個騙子。
不過Yasir Al-Rumayyan也在安撫馬斯克,他向馬斯克保證他是朋友,因此不能被當作敵人對待。“我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把你扔到車底下, 我是你的朋友。所以,請不要像對待敵人一樣對待我。”
打過幾個回合后,馬斯克的特斯拉和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的關系開始變得敏感。
但生意場上沒有敵人,尤其是面對馬斯克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繞過了特斯拉之后,沙特的公司還是對馬斯克的另外一家公司下手了。
據悉,本輪投資并不是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直接出手,而是通過其全資擁有的水電控股公司(Badeel)投資。阿聯酋的阿爾法?阿布扎比(Alpha Dhabi)的投資公司也在參與這輪融資。
The Information的報道稱,阿布扎比的公司和摩根士丹利的代表已經告訴投資者,沙特和阿聯酋都是本輪融資的參與者。
這也是SpaceX 2023年以來第一次融資,根據風投機構Space Capital的數據,去年SpaceX籌集到20億美元,2021年則籌集了26億美元。
根據美國投資數據公司Crunchbase統計,SpaceX自成立以來已經累計融資31輪,融資總額高達99億美元。在沙特和阿聯酋最新一輪的投資后,Spacex的估值預計將接近 1400 億美元。
來源:Crunchbase
不過事情不會總是這么順利的,彭博社在日前的報道中稱,美國政府對控制國家極其重要行業公司的馬斯克的影響力日益增大感到擔憂,并且正在討論強制分割其資產的可能性。
但有了特斯拉私有化的前車之鑒,這次投資沙特方面顯然是不會放馬斯克鴿子了。
02
今年把地球80%有效載荷送入軌道
眾所周知,馬老板最大的野心就是“上天”,把人類送到其他星球,SpaceX也是馬斯克脫離“低級趣味”開始思考人生之后的再次“創業”。
來源:SpaceX
2002年6月,當時已經成功創辦“美國支付寶”PayPal的馬斯克建立了SpaceX,萬事開頭難,創辦之初,SpaceX遇到了的困難數不勝數,既缺錢又缺人。好在四年后的2006年,SpaceX的獵鷹1號火箭研制成功。
2008年9月28日,SpaceX終于成功發射了獵鷹1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火箭發射入軌的私營商業航天公司。
在馬斯克之前,所有人都認為發射火箭是一個國家的事,個人之力把火箭送上天無疑是做白日夢。不過馬斯克改變了這一切,這些年下來,SpaceX的運營步入正軌,逐漸成為成為全球領先的太空運輸公司。
2012年,SpaceX正式開始為NASA向國際空間站提供貨運服務,NASA順便追加了4.4億美元投資。
SpaceX成功地實現了許多里程碑事件,比如第一次成功發射火箭、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吸引商業發射任務、實現盈利、全球首家私營公司發射載人飛船、成為全球最大衛星運營商等。
來源:SpaceX
目前,SpaceX已經發射了超1000顆衛星,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衛星發射商之一。公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員工數量從創辦之初的500人,到今天已經超過10000人。
不久前,有消息稱,SpaceX正在計劃開發能夠在月球和火星上著陸的星際飛船,將人類送達。
馬斯克在推特上說,如果沒有嚴重的發射異常,SpaceX今年將把地球80%的有效載荷送入軌道,這還不包括星艦飛船。
據悉,SpaceX 已經在上個月完成了星際飛船(星艦Starship)的第一次完整靜態點火測試,計劃在3月或4月在其南得克薩斯基地進行第一次軌道試飛。
馬斯克說,首飛的成功率或許只有50%,“我不能保證它一定會飛入軌道,但我保證它絕對不會無聊”。
今年SpaceX在俄羅斯、歐洲和美國的三個主要競爭對手已經發射了三次火箭,但是SpaceX在三天內就完成了三次發射任務。
來源:SpaceX
SpaceX官網顯示,自成立以來,已經共計進行了218次發射和180次著陸。上周五,SpaceX在4小時內發射了兩枚“獵鷹9號”重型火箭,在2023年已成功完成19次任務,顯然今年SpaceX的業務將會爆滿。
03
太空競爭正式開啟
不論是火箭發射還是星際飛船,從研發到發射就沒一個便宜的。NASA在2010年評估了SpaceX獵鷹9號火箭的總研發成本:2002-2009年總計約3.9億美元。
據NASA自己的評估,如果獵鷹9號由NASA開發,成本預計需要17億~40億美元,直接翻了10倍,可想而知SpaceX的性價比。
但NASA是國家隊,可以說不差錢,SpaceX則不一樣,完全是一家私有化的公司。
目前全球每年約進行90次左右的火箭發射,即便SpaceX占據全球超一半數量的訂單,也僅僅是數十億美元營業額。
這也誕生了SpaceX的星鏈計劃,華爾街日報在之前的報道中稱,到2025年,SpaceX的服務用戶將超4000萬,年收入高達300億美元。
來源:SpaceX
星鏈計劃通過發射低成本、高性能的微型衛星,覆蓋1200千米高的近地軌道,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高速、低延遲的寬帶互聯網服務。
這項服務是面向全球用戶開售的,在每個覆蓋區域內,訂單都會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完成。
Starlink通過世界上最大的在低軌道上運行的高度先進的衛星實現,用戶可以完成不可能通過衛星互聯網進行的活動。
SpaceX官網顯示,星鏈的套件包含用戶在幾分鐘內上網所需的一切,包括Starlink、WiFi路由器、電纜和底座。
來源:SpaceX
目前,星鏈提供30天的無合同試用服務,不滿意退回設備便可全額退款。
SpaceX的發展風頭無兩,但在太空產業中還面臨其他競爭對手。
在與美國政府的合作上,SpaceX要與波音等傳統大公司競爭,而在商業衛星發射上,SpaceX還得和歐空局等爭對手搶市場。
而在眾多競爭對手中,不得不提的是亞馬遜的老板貝索斯。和馬斯克同樣是億萬富翁,旗下火箭公司藍色起源早在2000年就已經成立,比馬斯克的SpaceX還要早2年。
按計劃,NASA也會選擇下一代藍色起源火箭執行火星任務,目標發射日期為2024年底的某個時候,航天器啟程后將花費大約11個月的時間前往火星。
可以預見,下個階段的太空的競爭,將會比任何時候都會精彩。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超電實驗室(ID:SuperEV-Lab),作者:楚門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