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女性癡呆風險是男性的2倍,與基因相關,或是與生俱來的
作者|醫諾維 來源|醫諾維(ID:inovelt)
阿爾茨海默癥(AD),俗稱老年癡呆癥,是一個具有高經濟和社會負擔的全球健康問題。全球約有5000萬癡呆癥病例,每年新增約有1000萬例,在中國,有上千萬患者,位居全球第一。盡管科學界投入了許多精力,但目前仍然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案來預防或治愈阿爾茨海默癥。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數據,女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性幾乎是男性的兩倍,但是造成該現象的原因一直不清楚。
2022年10月4日,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Cell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X-linked 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1 increases tauopathy vulnerability in women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導致女性癡呆風險較高的原因與基因有關,X染色體基因表達的泛素特異性肽酶11,會導致女性大腦tau蛋白積累更多,癡呆風險較高。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開發治療癡呆癥的新藥,從而恢復大腦中tau水平。
當神經細胞的功能不再需要某種特定的tau蛋白時,它通常被破壞和清除。然而,有時這種清除過程會出現錯誤,導致tau在神經細胞內病理性聚集,從而導致神經細胞遭到破壞,最常見的結果是阿爾茨海默病。
在清除多余的tau過程中,tau首先會被泛素化(ubiquitination),就是給tau打上標簽,Tau的泛素化及去泛素化受到一系列酶的平衡調控。如果此調控過程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tau聚集。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著手分析了控制泛素化的酶系統,分析顯示,女性在大腦中自然表達的泛素特異性肽酶11(USP11)水平高于男性。此外,USP11水平似乎與女性大腦tau病理學密切相關,但與男性無關。類似的結果也在小鼠模型中被證明。
USP11 與女性 tau 病變的強關聯
眾所周知,所有女性都有一對X染色體。在胚胎發育早期,一條X染色體將失活,女性人體內的所有細胞只有一條轉錄活性的X染色體。這有助于防止出現在兩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過度表達。早期研究顯示,有些基因可以逃避這種X染色體失活,而該研究中表達USP11的基因就是如此,它存在于女性一條失活的X染色體上。
在小鼠模型中,當研究人員敲除表達USP11的基因時發現,與雄性相比,盡管敲除USP11保護了雄性小鼠大腦免受tau病例的影響,但對雌性小鼠的保護更強。
敲除USP11的雌性小鼠,更大程度減輕tau積累
研究表明,雌性中USP11酶的過度表達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中對tau病理學的易感性增加,增加了女性患癡呆癥的風險。
盡管如此,研究人員指出,動物模型可能還沒有完全捕捉到在人類身上看到的tau病理學的全譜,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
研究人員表示,慶幸的是,USP11是一種酶,而酶傳統上可以通過藥理來抑制,研究人員希望開發一種抑制USP11的藥物,以保護女性免受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高風險。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9.002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醫諾維(ID:inovelt),作者:醫諾維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