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概念股能否成A股救市主?
隨著中遠系和中海系旗下上市公司集體停牌,引發(fā)了市場對兩大集團整合的預期,這種預期也帶動整個國企改革概念爆發(fā),不少具備此預期的個股在本周也隨之上漲。受此影響,專家們推測,這次上證綜指重新站上4000點大關似無懸念。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已進入正式出臺前的倒計時,儼然成為當下股市的熱門話題。而正是因為國企概念股近期受到市場熱棒,也就成為了A股市場的護盤主力軍。每每遇到大盤處于破位狀態(tài)之際,國企改革概念股便通過拉升股指來化險為夷。
國企改革概念股中,先是由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率先發(fā)力,上海的市北高新、開開實業(yè)、錦江投資、浦東金橋、申通地鐵、徐家匯、上海電力等多股漲停。廣東板塊的韶能股份、廣州發(fā)展、廣東鴻圖、珠江實業(yè)收盤也被封死在漲停板上。深圳本地國企中,通產麗星、深紡織A、深深房A、深華發(fā)A、特發(fā)信息以及深振業(yè)A等也都全線漲停。
然后,在地方國企股帶動下,央企改革概念股午后集體反彈,中原特鋼、吉電股份、東風汽車等16股漲停,而且最搶眼的依然是五礦系,旗下在交易的四家A股上市公司五礦稀土、五礦發(fā)展、株冶集團和金瑞科技收盤全部封死在漲停板上。國企概念股板塊的整體回暖,無疑給市場注入做多的信心。
對此,多數機構人士表示,國企改革將是下半年賺錢概率最大的地方,特別是央企群體,有了中車系、海運系和中航系等題材的帶頭,預計其他領域也會有相應國企改革的大動作。不過,筆者還是要勸誡大家,對國企改革概念應該持有謹慎態(tài)度,不要抱太高預期,中國中車套死無數散戶則是我們的前車之鑒。
首先,任何講題材、說概念,都不可能長期脫離業(yè)績的支撐。之前南車、北車合并題材,決策層希望兩者整合可以達到“1+1>2”的效果。而市場也對南北車合并改革抱也有美好預期。于是在各種做多力量的合力之下,中車從13元漲到最高時期的39元,在短短的時間內漲了三倍。
要知道這只股票在牛市剛剛啟動之前的股價尚不足5元,如此瘋狂惡抄國企概念股的結果,只能讓中國中車淪為第二個中石油,成為高位追漲被套散戶們揮之不去的噩夢。所以,我們應對國企概念股的上漲要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
再者,國企改革實際上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錯”階段。領導人強調,“現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這就意味著開弓沒有回頭箭,在接下來的國企改革的道路上,我們會面臨各種嚴竣挑戰(zhàn),而過早的對改革持較高的樂觀預期,實在有點偏激。在理性的市場中,只有等改革已現成功端倪,才能受到投資者的追棒。
實際上,改革并非多家企業(yè)合并就完成,而是要經歷較長的過程進行廢舊立新,通過各種積極手段推動國有企業(yè)的發(fā)展,在市場經濟中發(fā)揮自身力量以推動綜合國力的發(fā)展。至于這個過程需要多久,那需要看監(jiān)管層政策、公司領導、企業(yè)員工和社會大眾的共同努力。
所以,之前市場一聽到國企改革預期就盲目抄作實在過于冒進。屆時,很可能就會發(fā)現,改革效果并不如預期那樣好,那么被惡抄的國企概念板塊的股價就會回歸其原來估值。
最后,在經歷了六、七月的股災暴跌之后,市場對國企概念板塊雖然寄予厚望,但熱情遠不及之前對中國中車那樣的瘋狂追棒。盡管大部分個股股價出現了較大調整但依然高于2014年年末的股價,利好刺激已經在8個月前就被消化了一部分。而在中國中車為對比的參照下,國有企業(yè)概念上漲的空間不會被再次非理性的放大。
對于國企概念股熱度的快速上升,市場寄希望于國企概念股能有力護盤。其實,很多人都抱著短期抄一把就跑的心理,同時,鑒于之前中國中車血的教訓,以及人們在臨近4000點時的恐慎,再加上國企改革正在試錯過程中,改革紅利的釋放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指望國企概念板塊能拯救A股市場不切實際,指望國企概念股重復之前的較大上漲也并不靠譜。任何講概念,說題材都離不開上市公司真正的業(yè)績支撐,在國企概念股缺乏業(yè)績支撐的情況下,盲目抄作的國企概念股,注定要有泡沫破裂的那一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yè)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