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窩團出血上市為啥還前景難料?
就在團購行業排前二位的美團和大眾點評上市都遙遙無期之際,1月10日,窩窩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文件,文件顯示,窩窩團計劃通過IPO交易籌集最多4000萬美元資金,擬登陸納斯達克市場。
有專家們表示,窩窩團上市僅僅定下4000萬美元的融資目標,可見當前中國團購行業正遭遇資本寒冬,而窩窩團流血上市也是以中國團購概念第一股的身份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以便獲得最后一批團購糧草,否則一直處于虧損中的窩窩團能否熬過寒冬都是個問題。
記得在三年之前,窩窩團作為二流團購網站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時成為業內的笑柄。因為窩窩團控制人徐茂棟曾高調宣布,窩窩團高層已推出擬上市計劃,并且獲得國際投行高盛2億美元的注資,結果此次刻意為之的公關宣傳活動,被業界廣泛質疑,反而成為其污點。
正因為吸取了當年的慘痛經驗,這次窩窩團似在美上市明顯低調了許多,而且上市融資的規模也少得可憐。更何況,國內團購網站前三名已經被阿里麾下的美團、百度旗下的糯米及騰訊麾下的大眾點評所瓜分,在業內排名第5的窩窩團能夠在美上市融資,便已覺得無比光榮和幸福。
眾所周知,團購業務一方面需要與線下成千上萬的生活服務商家對接,另一方面需要通過互聯網吸納海量用戶進行網絡下單。其商業模式決定了團購是一個線上與線下高度融合的互聯網業務,左手流量右手商戶,兩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流量獲取成本及市場拓展成本,運營企業財務壓力非常巨大。正因為如此,美團正轉型向電影、酒店及外賣等無須頻繁上團單的低成本業務,而窩窩團則轉型至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平臺,也是為了進一步壓縮龐大的運營成本。
平心而論,中資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流血”上市,并非啥新鮮事兒,比如之前的當當網、麥考林、土豆、唯品會還有京東商城,基本都是帶著虧損的包袱“流血”上市,但除了京東由于承建物流系統進行的戰略性虧損外,其他各家流血上市的企業在上市之后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內的股價跌得慘不忍睹。那么通過“流血”上市究竟能否讓窩窩團走出困境呢?我覺得窩窩團很難止住出血點(虧損)。
首先,整個團購行業早已沒落,且基本形成幾家巨頭壟斷的格局。當年在高峰期數千家團購網站,而如今都是無影無蹤,僅剩下還算完整的團購企業已經屈指可數。相比美國團購鼻祖groupon近40%的毛利,中國的團購行業僅有5%左右的毛利,而薄如刀片的毛利讓整個團購行業整體陷入巨額虧損之中。目前包括美團、糯米等行業前五的中國團購網站,沒有一家是盈利的企業。大家都是在賠本賺吆喝,比誰燒錢多。在這樣一個寡頭壟斷的行業里,窩窩團即使成功在美上市融資,也難以改變其當前困局。
再者,窩窩團在2011年宣布接受知名投行高盛2億融資之后,便成了圈內人士的大笑話,不僅是高盛恥于與窩窩團聯系在一起,而且如果窩窩團尚有些許投資價值,那百度、阿里、騰訊當中的任何一家,肯定都會把窩窩團收入懷中,但是不管是國際投行,還是互聯網巨頭,都不愿意出面收購窩窩團。
雖然徐茂棟早在2012年底宣布窩窩團提前實現規模化盈利,當年12月的盈利有幾百萬元。但是大上市公司,隨便吹牛別人也發現不了。而這次宣布上市就要把財務數據真實披露,該公司2014年前9個月凈虧損為3240萬美元,2013年同期為2110萬美元,對應的凈營收分別為2060萬美元和2760萬美元。
筆者認為,創業公司虧損本不是啥稀奇事,但是你要讓VC看到至少在收入上你要做到越做越大,邊際成本越來越低,這便能證明未來你還有盈利的可能。而窩窩團反其道而行之,收入越做越小,一年時間過去營收下滑了25%。在收入越做越小的情況下,自然找不到巨頭接盤的可能。
最后,窩窩團在PC端、移動端的流量基數小,大幅度落后于對手,很難咸魚翻身。數據顯示,窩窩商城(55tuan.com)日均IP(UV)是16.5萬,相應的美團的數據是321萬,大眾點評的數據是462 萬,百度糯米的數據是138萬。窩窩商城差不多是美團的1/20,大眾點評的1/30,百度糯米的1/8。這是窩窩團在PC端的表現。日均16.5萬IP 相當于什么級別呢?只是一家稍有名氣的財經博客的流量而已。
窩窩團在移動端的表現也好不到哪里去。窩窩團高層曾表示,移動端訂單占比近70%,反推PC端占比30%。移動端是PC端的2倍多。而行業前兩強美團和大眾點評的移動端訂單占比是90%和70%。按這個比便推算,窩窩團和美團的差距還將進一步拉大。筆者認為,正是因為窩窩團在移動端和PC端缺乏足夠支撐業務的大流量,才導致收入越來越少,虧損越來越多的原因所在。
在國內團購網站已無法再融到資金之時,窩窩團選擇在美上市融資,無疑是想再拿點資金苦撐下去。但是大量輸血能否解決窩窩團無法扭損之困嗎?顯然已無可能。一方面國內團購行業座次排定,窩窩團要想殺出一條天地,除非要有自己的獨門武功。另一方面窩窩團越做生意越差,讓VC看不到盈利的曙光,燒錢容易,扭虧難。更關鍵的是,窩窩團的缺乏足夠多的客戶流量,即使在海外融資成功,在國內也要時刻面臨生存的危機。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