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業為何會陷入崩潰邊緣?
2014年中國快遞行業創造了顯赫的業績,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11月全國快遞業累計完成123.2億件快遞,同比增長51.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820.7億,同比增長41.6%,而就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快遞的業務總量只有92億件,收入為1442億元。
在快遞業展現出驕人業績的同時,我們還發現,中國快遞業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實現了發展“大躍進”,現已成功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快遞大國。就連昔日平俗的快遞小哥,也一改往日形象,以月入萬元的收入,變身成為高校女生們所期待的暖男。
雖說中國快遞業的迅猛發展是沾了電商和馬云的光,但進入2015年之后,快遞行業勢必會開始一場血雨腥風的洗牌,而最容易留下來的就是那些資本雄厚的企業,一些小型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則需要比大企業多動腦筋,只能走差異化路線了。筆者認為,中國快遞業在快速發展之后,面臨著三大問題。
首先,惡性同質化競爭,使國內快遞企業競相壓價,2014年單件利潤已進入5毛時代。現在的中國快遞業,別看表面上風光,但是也表現出“無序競爭,死拼價格”的怪象,這和團購、手機、電信服務等行業的價格戰如出一撤。更要命的是,除了國內同行惡性競爭之外,不久前三家洋快遞也獲得了快遞牌照,“狼來了”已是不爭的事實。
此外,電商大佬們慣壞了消費者,很多國內消費者要求快遞在24小時內到貨。而筆者認為,除了一些保質期短的生鮮食品之外,另外一些如衣服、鞋子之類的商品有必要24小時內到貨嗎?所以國內消費者有“過度要求”,使整個快遞業陷入了癲狂的節奏中。
為了滿足要求,各大快遞公司不得不擴大倉庫場地、增加分揀設施等等,這些都拉高了快遞業的日常運營成本。最難處理的還是人力問題,業務高峰期,快遞攤主需要雇傭更多的臨時工,他們在技能和服務意識方面都顯得比較業余。現如今,一方面同質低價競爭壓縮了快遞業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國內消費者“過度要求”又使快遞業的各項成本均快速上升。
再者,快遞從業人員均已身心俱疲,這不利于行業發展。快遞業采用的是計件支付工資,送的越多,收入就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快遞哥帶來幻覺,他們主動壓縮休息時間,像上了發條一樣的機械苦力。在送貨高峰期,快遞哥每天都上演生死時速,他們恨不得成為哪吒,腳踩風火輪不停的送貨,好像一停下來手里的快遞就會變成手雷要爆炸一樣。
筆者認為,快遞業的一線人員長期處于疲勞狀態會造成二大惡果:其一,人得不到足夠的休整,身體過于疲憊,會導致送貨量越來越少,且錯誤率越來越高。其二,快遞員在長期疲憊的狀態下,早已透支生命,不僅容易發生交通意外,還極易發生猝死現象。這使整個快遞行業聽起來讓人生畏。
最后,快遞企業倒閉后,恐面臨無人收購的尷尬。隨著運營成本的上升和無序競爭的加劇,中國快遞業的利潤已經一降再降,從最初每件一塊錢的利潤,到現在不到五毛的利潤,2015年很多企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虧損,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實力,未來三年內,中國快遞公司勢必會出現大面積的倒閉潮。
現如今,國內四通一達還能扛得住,但大量的二三線公司可能會直接關門,更慘的是,其他行業公司倒閉之后還能尋求收購,但中國快遞業因模式單一、業務重合,這些將死的企業連“被收購”的機會都沒有,是真正意義上的死無葬身之地。
顯然,中國快遞業迄今還沒有一個健康的發展模式,這種不健康性最集中的現象就是透支人員的生命和無序惡性競爭,未來誰能率先解決這兩大問題,誰就能生存下去。而未來中國快遞業應該走無人機配送之路。事實上,早在去年順風快遞就曾做過內測無人機送貨,但只停留在試驗階段,因技術、成本和中國地理環境的復雜度,這個試驗最終沒能成功。
相比之下,國際上的快遞巨頭則要深入地多,美國亞馬遜公司正在大力發展無人機送貨業務,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戰略性成功,他們的庫房里已經有機器人在進行簡單的配送工作,不僅能替自然人完成枯燥之工作,還能縮短訂單平均處理事件,最大降幅是從1個小時縮短到了13分鐘,更關鍵的是,機器人從來不會暴力分揀,也不會記錄用戶的信息并把它們倒賣出去。那么中國快遞業很難進行自我變革呢?我覺得原因有二:
其一,從技術水平來看,現有機器人已經能滿足一些快遞行業的需求了,畢竟,貨物配送或者運輸的指令比起工業機器人、組裝機器人要更簡單一些,但目前造價仍然比較高,亞馬遜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甚至花費8億美元專門收購了一家機器人制造公司,短期內回本很難,但長期來看,這筆買賣是很劃算的。對于國內快遞企業來說,動用機器人來替代人工的一次性投入太高,遠不如讓人來干活更經濟實惠。
其二,中國的快遞企業最缺的是前瞻性,他們比較習慣于無序競爭,死拼價格的生態圈。其實在中國各行業中,這種現象并不鮮見,因為一旦有賺錢的模式被發現,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涌現成千上萬的模仿者,接下來就只能是死拼價格的份了。而對于差異化服務路線很多快遞企業并不想涉及,比如細分場景快遞、走向農村的快遞、走向西部的快遞等。
中國的快遞業在高速發展之后,已經走到了崩潰邊緣,行業大洗牌已難以避免。在面對行業激烈競爭和外狼入侵時,中國快遞轉型已迫在眉捷,總不能一直滿足于五毛時代,怎么也要混個一塊五吧!這已不僅僅是面子問題,而已經是關系到整個快遞行業的生存問題了。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