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翔式暴力
根據媒體的質疑,職業技術學校藍翔似乎在培養家丁?中國需要的是受過訓練的技術工人,而不是會打架的無腦流氓,這樣的技術學校似乎破壞力太強。
藍翔技校大火,從黑客攻擊門、跨省打架門,一直到大火的“挖掘機哪家強”的廣告,都讓這家順時而生的職業技術學校籠罩上神秘、野蠻、暴富的色彩。掌門人的離婚官司引發在河南商丘發生的跨省斗毆,據《時代周報》披露,不僅今年9月斗毆,回溯藍翔技校的發展史,類似案例“舉不勝舉”。學生成為學校老板的家丁,真正地做到了指到哪兒打到哪兒。
教育是具有外部性的行業,藍翔技校有強勁的現金流,其中有灰色暴利。按照藍翔技校招生處的說法,藍翔的學費每年在1萬元左右,而多名藍翔在校學生對時代周報記者坦承,每年學費的平均水平遠超于此,達到3萬元左右。2年6萬元,加上3萬名學生,一年流水高達9億元。
教師成為推銷員,教育鏈條被切割成一段段,從挖掘機轉到裝載機需要交費;就業可以向用人單位收費,用人單位錄用藍翔一個畢業生要向學校交1000至3000元的“就業費”,否則藍翔技校將不會向這些單位輸送畢業學員,這種現象已持續9年。
藍翔適應了市場需求,不應該一棍子打死。并且,3萬人的學校需要半軍事式管理,藍翔模式的關鍵在于,突破了文明底線。
藍翔模式之所能夠受到市場追捧,因為中國教育有極大的空白區域需要填補,中國既然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制造代工企業,就需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經過訓練的產業工人,但長期以來企業的需求未能得到滿足。中國城鎮化過程中,有上億農民工朋友轉移到工廠就業,他們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受教育程度不高,我們在關注高等教育的同時,忽視了中國最大規模勞動力的培訓需求。就是到現在為止,藍翔的40萬名輸出的學生仍然不敷所用。這也無怪乎這所幾乎無門檻的職業技校受到農村年輕人的追捧,有種種丑聞卻能屹立不倒。
政府重視職業培訓,但出現方向性偏差,幾臺電腦培訓三天拿上政府補貼就行,根本不考慮長遠,不管就業需要。
五年前的全國兩會上,筆者見到“農民工司令”張全收,他成立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把松散的勞務工組織起來,加以培訓、組編,形成“勞工團隊”,將農民工朋友從老家河南等地輸出到深圳等地。他當時說的話讓人印象深刻,什么電腦培訓,全是糊弄人的玩藝兒,企業根本不需要。企業需要的是聽老板話、吃苦耐勞、有簡單技能的員工,上網學兩天,孩子就學壞了。
冷酷的現實是,在中國內地對接傳統制造業,需要的可能就是藍翔這樣的訓練方式。問題在于藍翔“脫軌”:軍事化管理的背后,是層層發包的學生指標,命令學生奔襲前老丈人,則突破了規則底線,一些技術學校為爭生源大打出手,學生蔑視規則、暴戾不堪。
補貼如撒胡椒面,漏洞極大。根據官方數據,2013年全國共有職業院校1.36萬所,年招生1016.7萬人,在校生2933.8萬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2萬所,年招生698.3萬人,在校生1960.2萬人,分別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5.9%、44.5%。高等職業院校1321所,年招生318萬,在校生973.6萬,分別占高等教育的45.5%、39.5%。另外有非學歷教育注冊學生5593萬人。以每名學生補貼1500元計,政府出資補貼300億元以上。補貼方式不改,難以獲得效果。
底層暴力、基層腐敗腐敗深刻地體現在職業技術教育領域中,一些毫無資質在人保部有關系的人開始成立學校進行補貼欺詐,在本溪等地已經出現,其中有些受到了懲處。
今年開始進入職業培訓的高峰期,政府極端重視,競爭十分殘酷,市場盲區在減少。在加強法治監管的時代,如果灰色太久,離翻車的日子也就不太遠了。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