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面反對軌道交通建設
投資拉動經濟并沒有劃上句號,在房地產投資下行的背景下,發改委10月22日一天批復8大基建項目投資額達1500億,鐵路投資一騎絕塵。
本人不反對高鐵等軌交建設,人口大國解決城鎮化過程人流、物流、商流,只能靠軌道交通。
首先,軌交建設可以替代房地產拉動投資。
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1到9月份,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5.1%,增速提高4.5個百分點。9月初,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人披露,今年可以完成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的目標,全國鐵路新線投產7000公里、新開工項目64項的目標也可以完成。2013年年初,鐵路專家王夢恕院士曾表示,高鐵可以帶動全國上千個行業中幾千個工廠的發展,每年拉動1.5%的GDP。
其次,軌交建設可以讓經濟落后地區走出循環,使農村轉移出來的人口找到就業機會。
此次發改委批準的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鄭州至萬州三條鐵路項目總投資金額為1445.16億元,批復新建可行性研究報告吉林省松原民用機場、青海省果洛民用機場、內蒙古扎蘭屯機場、云南省瀾滄民用機場、貴州省仁懷民用機場等五家機場,總投資額為54.9億元。
此前的10月16日,發改委核準三條鐵路新建或擴建項目,遼寧錦州港至內蒙古白音華鐵路擴能工程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256.38億元;玉溪至磨憨鐵路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445.1億元;大理至瑞麗鐵路項目總投資257.3億元,總額為958.78億元。
發改委這兩次批復的鐵路線有些不是八縱八橫規劃鐵路網的主線,一些線路經過經濟落后、人口稠密的地區,通過的是深山中的內陸縣;一些線路打通城市群內部網絡,如商丘、合肥、杭州線路,有助于華東地區城市群構建;鄭州到萬州線路,業已成為中國制造業發展重鎮,無論是人員與貨物流動,都已經十分頻繁。通過鐵路提振當地經濟,促使當地城鎮化的過程中工業化,從農村轉移出來有就業機會,意圖十分明確。
第三,軌交有助于城市群的形成。
除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外,中部鄭州,西部重慶等地城市群都在興起。軌道交通建設遠未完成,中國目前是未來仍將是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建設市場。中國鐵道網披露,到2020年要達到近6,000公里的規模,在軌道交通方面的投資將達4萬億元,目前已批準建軌道交通的城市達36個。至去年末,中國已有17個城市建成軌道交通投運線里程2,077公里。
通過高鐵連接大城市,通過動車連接中型城市,通過地鐵、輕軌接駁從高鐵下站的乘客,動車與輕軌之間形成城市群。目前高鐵新城、高鐵產業園、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區等動輒百億、千億級別的投資,已經四處開花。
第四,中國高鐵已經成為城鎮化動力,制造業名片。
集中力量建鐵路,在資金調動中,運用中鐵總公司、地方政府、財政、商業銀行、亞行等一切資源,以建設基金、貸款、發債券等方式力保,當然有保障GDP不失速下行的因素在內,但絕不僅于此,更是為了重構中國經濟布局,為中國新一輪城鎮化落子——培育未來中國新一輪龐大的中產收入階層、新的經濟增長點都與高鐵路線圖相關。正如上一輪中國經濟發展以房地產與汽車為引擎,這一輪發展以鐵路沿線的城市發展為引擎。
制造業名片無需多說,看看高鐵推銷員的級別,就知道高層對什么技術最有底氣。
第五,軌交作為公益項目雖不贏利,但帶動了區域發展。
武廣高鐵對湖南有深遠影響,開通后湘南正式獲批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長沙也成為長株潭“1小時經濟圈”的中心城市,利用高鐵客運帶來的人流、信息流,湖南省已承接1600余項產業轉移項目,其中138個項目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落地與否另說,但流向非常清晰。
軌交建設有沒有邊際?一旦溢出就帶來負面效應?有的。如果資金缺口過大,大到遠遠超過償還能力,而沿線地區無人力資源資金優勢,成為軌交的走廊地帶,這些地區的建設應該緩行。
相關推薦 |
36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獲批 城軌建設融 |
2014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信息化市場規 |
161個城市中僅9個空氣質量達標—怎樣 |
城市公園規劃建設行業相關企業—遍地開花 |
城市公園規劃建設 城鎮化進程中提升幸福 |
順豐優選冷鏈配送城市增至48個 進一步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