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以賭局刷存在感?
雷軍與董明珠對賭,王健林與馬云對賭,不服氣的傳統商業大佬們通過娛樂方式,刷自己的存在感。
2012年12月12日,在2012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典禮上,王健林、馬云約定10年后,如果電商在中國整個大零售市場份額占50%,王健林給馬云一個億,否則,馬云還王健林一個億。
2013年12月“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與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就商業模式“互掐”,賭注增加到10億。對賭內容是,五年之內,如果小米的營業額超過格力,董明珠輸雷軍10億,反之亦然。
這樣的對賭相當于傳統的賺取平均利潤的行業老大,與互聯網行業中老大對賭,前者是線性增長,后者是指數級增長。很難想像,傳統商業會有每年客戶增速會有微信客戶的增長率,兩三年時間活躍客戶增加到一個億。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額為6.25萬億元,同比增長27%;網絡零售交易規模達1.32萬億元,同比增長64.7%。
把處于不同增長期的行業,不同性質的行業放在一起作比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但傳統行業的大佬主動進行這種對比,說明他們胸中有難以釋懷的不平之氣,并且對互聯網改變一切的工具屬性理解不夠深刻。
王健林很快認識到了這一點,甚至在他提出賭局的時候,已經有了認識,2012年初,萬達就開始涉足電子商務,提出賭局一年后,王健林說賭局就此作罷,我們(萬達、阿里巴巴)很快就會合作,“萬達若與阿里合作,全世界再無敵手。”
王健林萬達百貨的收入去年只完成調整后計劃的91%,凈利潤增虧7%。這是萬達百貨歷史上第一次沒有完成利潤計劃,也是集團唯一完成指標不佳的公司。
商業地產只是一個分支,已經不是增長最快的部分,王健林自己說,這行不是長期行業,差不多城市化率到80%,自有住房率超過80%,這行業就萎縮了。未來是服務提供商、體驗經濟,互聯網是串起的絲線,沒有互聯網,這些資源散落各分部,無法整合。
最大的線上線下商業合作不可能,萬達加緊對線上電商的布局,今年萬達高調攜手了百度、騰訊成立了萬達電子商務公司,投資50億元的電商項目,獲得了全公司全部的線上資源,啟用萬匯網的正主域名wanhui.com。毫無疑問,作為雄心勃勃的商人,王健林不會被小小的賭注束縛住手腳,把電商霸主地位拱手讓給阿里,在這場消失賭局中,電商是真正的贏家。
同樣,在董明珠與雷軍的賭局中,雷軍信心滿滿。10月10日,中央網信辦開展“從企業看信心”經濟形勢主題采訪活動中,小米公司CEO雷軍表示,5年內小米超過格力的可能性是99.99%,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相比而言,格力有些艱難,有些悲愴,這似乎與董明珠剛烈的性格也有關系。
9月底,空調行業龍頭企業格力發動價格戰,降幅最高達到30%,最熱銷的產品價格降幅也接近10%。空調市場在價格戰中一片火熱,背后是利潤與銷量的下降,殘酷的市場競爭。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冷年(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空調市場銷售量同比增長16.24%,行業人士普遍判斷 “空調行業高增速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格力完成全年營收目標壓力巨大。
董明珠在臺上打賭時火藥味極濃,認為雷軍不可能贏,因為技術、專賣店與服務,格力都是最好的。以下的對話非常經典——雷軍:如果我做小米空調,我保證七年免費服務。董明珠:你,如果小米像你這種只抓營銷,沒人買你的空調。 雷軍:沒有,我們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廠和最好的管理。董明珠:最好的工廠也是別人的,不是你的。我們是中國制造,中國創造。雷軍:我們是中國創造,你是中國制造。所以10億人民幣,我們必勝。
感受得到,董明珠對傳統制造淪為被營銷者壓榨的群體非常憤怒,堅持認為沒有實體支撐難以為繼。這在傳統制造時代非常有理,但在“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時代不一定行得通。富士康代工,標準剛性,風險投資者出資,網絡營銷。對于雷軍來說,真正的威脅并不來自于這場賭局,而來自于智能終端的創新。
傳統行業不一定會輸,只要擅長轉型,互聯網企業也有失敗的絕大多數,只不過我們看不到。找到傳統行業亟需的智能服務,暢通暢通再暢通,信用信用再信用,現在的年輕人將從這兩場賭局中,找到莫大的創業良機。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