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混合所有制成權貴大餐
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市場開放、產權平等密切相聯。
國企改革是個老大難題,此前國企改革以建立股票市場等方式為國企脫貧解困,完成了國企在重要經濟領域的布局。但國企改革遠未完成,規模至上質量不佳的模式,很多時候成為民間財富的銷金器。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強調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各種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以提出混合所有制作為標志,國企改革大幕重啟。
媒體披露,國資委央企混合所有制試點方案即將出臺,各行業、各地、某些壟斷央企已經進行相當大膽的嘗試。
今年6月底中石化表示,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重組,擬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后者將至少持有30%的股份。日前召開的中石油股份公司董事會臨時會議通過決議,將以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相關資產和負債出資設立東部管道公司(凈資產290億元),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
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成為重要手段之一,混合所有制集中于資本運作層面,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這是證券市場最美妙的風險共擔、收益共享模式,以證券化的方式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
上海綠地集團通過借殼上市實現了心目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海地產集團與中星集團合計持有綠地集團25.82%股權、深圳平安持有9.91%股權、上海城投持有20.55%股權,上海格林蘭持有28.79%股權。上海格林蘭是由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等43位綠地集團管理層人士組建而成,下面還有32個由982名員工持股權益打包成的“小合伙”。
大規模資本運作是否能夠成為提升國企效率的新動力,是否能夠如愿以償讓各方資金與國資大混合,取決于中國是否能夠實現各類資本平等、產權得到公平保護。
從現實出發,各類性質不同的資本的地位、所受到的政府背書保護完全不同,民資地位遠低于國資,因此,混合所有制能否成功,取決于具有優勢地位的資本是否能夠受到制約,是否能夠在游戲的底線規則上實現大致相同的權利,否則,混合所有制將成為占據上風的權貴資本吞并平民資本的過程,換句話說,無法治底線的市場,不可能形成眾資本平等的混合所有制經濟。
仰望星空,立足腳下,中國企業環境不容忽視的前提是叢林社會與強人主導。混合所有制是否能夠順利推進,取決于是否擁有強有力的企業管理團隊。中國的股票市場現實已經證明,一股獨大控股股東擁有絕對話語權的企業,不一定能夠成功,但兩大股東互相掣肘、公司內部硝煙四起、管理團隊四分五裂的企業,一定不能成功。中國的叢林商業社會、公司信用依托于某個人、與以及傳統的強人思維決定了,優秀的企業必然會有公認的“獅王”,幸運的話,獅王位置代際傳遞順利,企業將有幾十年穩定的發展期。
混合所有制各方資本力量糾結在一起,公司治理模式到底如何,按照出資比例各方派董事而后投票決定公司業務?這是不現實的烏托邦。在中國的現實土壤下,最好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就是將某個獨立的子公司轉讓出去由獨立的團隊來經營,其他資本分享收益。目前中石油的管線公司試圖做的就是這一點。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既要有獅王又要約束獅王,法律邊界不可或缺。考慮到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重要性,國有資本擁有一票否決制是必要的。
從綠地的案例看,這家公司仍有獅王。上海格林蘭擁有28.79%的持股量,由于上海市國資委明確在公告中提出不參與日常管理,現行的管理團隊將保持穩定,現有的高管地位紋絲不動。這與上海家化恰好形成鮮明對比,在后一案例中,金融資本趕走了原管理團隊,企業前景有些黯淡。
以北歐、新加坡等國的混合所有制框架分析中國的混合所有制,是不恰當的削足適履,雙方的法治土壤完全不同,中國的混合所有制只要能在底線規則內行事,既防國資借勢吞并民資又防權貴貪婪之胃,就算成功了大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