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承擔不了反腐重任
不動產登記屢屢難產,各地互聯更未提上議事日程,對中國影響巨大的房地產市場的基礎數據,對未來公共財政影響巨大的房產稅基礎工程,在歷經艱難后正在校準軌道。
山西省近日下發《關于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的通知》,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至少已有18個省(區、市)啟動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按照國務院此前要求,不動產登記條例應在今年6月底前面世,有媒體報道將延至年底。今年以來,官方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進程加速:3月,不動產登記工作第一次部際聯席會議召開;4月,國土部成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領導小組;5月8日,國土部不動產登記局正式掛牌;6月16日,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研究設計啟動。
箭在弦上,不發也得發。
推進不動產登記以前的阻力來自于各相關部委與地方政府,以往十幾個相關部委九龍治水,誰也不愿松開自己的那只手,統一歸口到國土資源部,爭奪才算結束;擁有房產的高凈值人群對不動產登記提不起興趣,財不外露以免家底曝光,權勢富裕階層不像郭美美那么坦白愛炫富,很多人希望地底之財可以傳之于子孫;地方政府也是巨大阻力,一旦《不動產登記條例》正式實施,就有了實行房產稅的數據基礎,依靠土地財政的地方財政鏈、利益鏈也就岌岌可危。
動輒把不動產登記與反腐、土地財政相連,把反腐、保護合法財產、改變地方財政來源的重任強壓在不動產登記頭上,實在是不切實際的過度盼望。即使實現了不動產登記與聯網,數據也可以保密不讓查看;想要穩定房地產市場,政府可以承諾不推出新的不動產稅;想讓拆遷的推土機繼續轟鳴,同樣可以將不動產數據為我所用。數據是死的,人和制度是活的。
不動產登記僅僅是中性的技術手段,數據準確、詳盡,為未來制度變革、城鎮發展打下堅實的數據,就算大功一件。
重要的是,必須以技術手段確保不動產數據的可靠性與真實性。這是艱巨的任務,地方政府每年填海削山數據不同,而商品房與個人利益相關,目前戶籍制度出現系列漏洞,寄生在戶籍制度上的違法利益不會自動消失,既然戶籍與人口數據失真,建立在其上的房地產數據不可能真實。
以房姐為例。據靖邊縣法院的數據,房姐龔愛愛有一個合法戶籍、為購房買賣兩個戶籍,委托他人為自己辦理另外兩個戶籍。這些戶籍大多通過公安機關辦理,一個公民可以合法擁有多個戶籍,令人不寒而栗。龔愛愛如此,其他稍有權勢者又會如何?如果這是因為公安戶籍網絡技術無法糾偏,就會讓人擔憂公安內防漏洞;如果是有意為之,將戶口換金錢換人情,漏洞之大更是難以想像。
類似事件層出不窮,“房姐”“房妹”“房哥”“房叔”,江西、安徽曝出的非法戶口中介買賣“幽靈戶口”事件,山西長治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樊紅偉因涉嫌擁有8個虛假身份證信息被免職,說明目前的戶籍體制已經被權力與金錢撕出巨大的裂口。
今年年初,公安部公布去年全國共注銷79萬個重復戶口,這也許只是冰山一角,重復戶口與沒有納入戶籍的“黑戶”具體數量難以統計。公安部表示,將建立人像比對系統,實現全國范圍的人像自動比對和糾錯,只要有人辦假戶口、假身份證,將能及時發現、及時查處。希望如此,能夠查與愿意查,才能樹立戶籍數據真實的基礎,如果連戶籍數據都不真實,遑論不動產數據?
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基礎數據的生成與完善,林地、山地、土地、房產等不動產登記只是一步,登記之后是不是能夠聯網得另說,聯網之后數據能不能公開、公開到什么程度,不應過于樂觀。以為不動產登記完成腐敗自動清除,更是天真之論,反腐靠制度、勇氣與堅韌,不動產登記只是中性的技術手段。
無論如何,不動產數據登記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經濟規劃有賴于此,土地改革有賴于此,不動產稅收的整體改革同樣有賴于此。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