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絲綢上游桑蠶繭市場分析:近十年中國蠶繭的產量和產值均呈下降趨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嘉欣絲綢(002404.SZ);太湖雪(838262.BJ);萬事利(301066.SZ);愛慕股份(603511.SH);尤夫股份(002427.SZ)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桑蠶繭產量規模;中國可繅絲蠶繭產值規模;區域產量占比;桑產繭每畝成本構成等
近年來中國蠶繭產量波動下滑,可繅絲蠶繭產值大幅下滑
中國是全球首個掌握養蠶織絲技術的國家,擁有超過5500年的桑蠶產業發展史,歷史悠久且國際競爭力強。桑蠶及其產品,特別是絲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元素,對經濟、文化和對外交流影響深遠。新中國成立后,桑蠶產業成為出口創匯的重要領域,發展迅速。自上世紀70年代起,中國在蠶絲產量上始終保持世界第一。
近十年來,中國蠶繭產量呈波動下滑趨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和全國繭絲綢產業信息服務中心公示,2023年,全國蠶繭產量為75.17萬噸,較2022年的80.67萬噸減少了5.5萬噸,降幅約6.78%;與2014年的89.5萬噸相比,10年間減少約14萬噸,降幅約16%。
注:2024年為前瞻初步核算數據,屆時以官方正式公布數據為準。
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披露數據,2012-2015年,中國可繅絲蠶繭生產總值不斷增長,2015年達到21.48億美元,占全球產值的74.765。2016年來,中國可繅絲蠶繭生產總值大幅下滑,2023年產值規模僅為6.31億美元,全球占比降至31.82%。
廣西、四川、云南等西部省份是國內蠶繭的主要產區
從區域上看,自2006年國家實施“東桑西移”工程起,蠶繭主產區從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轉移。根據中國絲綢協會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繭絲綢行業經濟運行報告》,2023年我國蠶繭產量排名前3位的廣西、四川、云南的蠶繭產量分別為46.14萬噸、8.60萬噸、6.59萬噸,分別占比全國60.48%、11.27%和8.64%,這三個省份蠶繭產量合計占全國總產量超八成。
桑產繭每畝產值波動較大,人工是桑產繭產業最大的成本來源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歷年編印的《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21-2023年桑蠶繭每畝總成本相對穩定在4350元,而產值波動幅度較大,2020-2023年產值波動上揚,2023年每畝產值達5075.64元,桑農取得較好的收益。整體看,成本與產值相關性弱,受市場、政策等多因素影響。
從桑蠶繭每畝總成本的構成上看,每畝生產成本包括物質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等。物質與服務費用包括購買生產資料如農藥、化肥等的費用;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價和雇工費用;土地成本包括流轉地租金和自營地折租。其中,2023年每畝家庭用工折價成本2420.55元,占比總成本達55%,雇工費用成本占比16%,人工是桑產繭產業最大的成本來源。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絲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幫助絲綢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絲綢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絲綢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前瞻性地把握絲綢行業未被滿...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