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芳綸纖維行業價值鏈分析 原材料成本占比最大,研發環節附加值最高【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泰和新材(002254.SZ)、中化國際(600500.SH)、中國石化(600028.SH)、神馬股份(600810.SH)、楚江新材(002171.SZ)等
本文核心數據:成本結構,芳綸纖維價值鏈
中國芳綸纖維產業鏈梳理
芳綸纖維上游主要為生產芳綸纖維的原材料和生產設備,間位芳綸的原材料主要為間苯二胺和間苯二甲酰氯,對位芳綸的主要原材料是對苯二胺和對苯二甲酰氯。行業中游為間位芳綸和對位芳綸的生產和銷售。下游主要應用于橡膠、電氣、防護、航空航天、軍工、汽車、通訊等行業。
上游生產間苯二胺、對苯二胺企業主要包括浙江龍盛、美國杜邦、華泰集團、瑞源化工等;生產間苯二甲酰氯、對苯二甲酰氯的企業主要有凱盛新材、江蘇萬隆化學有限公司、科豐化工等。芳綸用纖維強力機和纖維測試儀器生產企業主要有上海新纖儀器有限公司和南通宏大實驗儀器有限公司等。
中游芳綸纖維生產企業主要有杜邦、帝人、泰和新材等企業。下游應用領域代表性企業主要有米其林輪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商飛、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
中國芳綸纖維成本結構分析
芳綸纖維產品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費用和燃料動力成本。根據泰和新材2023年年報數據,泰和新材芳綸纖維成本結構中占比最大的為原材料成本,占比在70%以上,其次是制造費用占比在8%左右,而燃料動力費用占比在12%左右。
中國芳綸纖維價格傳導機制分析
芳綸纖維市場價格由行業供應端、制造端及消費端共同作用而成、并逐級傳導。供應端的成本價格包括原材料、人力價格、設備廠房價格、燃料動力價格等,其中原材料價格受限電限產、疫情停產的影響較大,也是影響芳綸纖維市場價格的重要因素;供應端價格傳導至制造端形成了生產成本,制造業綜合供需溢價、研發成本和企業利潤,形成“制造端價格”傳導至消費端,而消費市場需求彈性也反作用于供應端、制造端,形成“價格-需求-價格”的傳導路徑來影響芳綸纖維產品的市場定價。
中國芳綸纖維行業價值鏈分析
芳綸纖維行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產品的技術含量高,對應著更高的附加值。另外,中國芳綸纖維行業起步較晚,市場處于發展階段。行業的市場需求較大,芳綸纖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本身就能夠創造足夠的價值。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芳綸纖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芳綸纖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芳綸纖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芳綸纖維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