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3年中國及31省市儲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全面推進新型儲能建設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寧德時代(300750);派能科技(688063);鵬輝能源(300438);中天科技(300522)等
本文核心數據:國家政策;31省市政策;政策歷程圖;重點政策解讀
1、政策歷程圖
儲能產業的興起與發展離不開我國能源轉型的大背景,“八五”計劃(1991-1995年)至“十二五”計劃(2011-2015年)時期,國家層面強調要推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從“十三五”規劃至“十四五”規劃期間,則提出了發展“儲能”。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2、國家層面儲能行業政策匯總
——國家層面儲能行業政策匯總
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的不斷發展,風電和光伏裝機量大幅提升,消納綠色能源的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2010年《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中第一次提到儲能的發展。在此指引下,國家機構和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法規、規劃和辦法等,并給予資金支持發展儲能產業。
——國家“十四五”規劃對儲能行業發展的影響
進入“十四五”,儲能行業需要通過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突破市場機制壁壘,建立適宜儲能發展的市場環境,改變“夾縫中求生存”的現狀。“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電力十四五規劃”、“能源技術創新十四五規劃”、“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等,都將儲能列入其中,有的直接設置儲能專題進行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具體政策及影響如下:
——“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對儲能行業發展的影響
“碳達峰”、“碳中和”,在2021年全國兩會后成為熱詞。中國向世界鄭重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是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對儲能發展的具體影響如下所示:
——《“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對儲能行業發展的影響
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國內能源新業態、搶占國際戰略新高地的重要領域。《“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 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國家層面儲能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和細化重點任務,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3、各省市層面儲能行業政策匯總
——31省市儲能行業政策匯總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重點發展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各省市也圍繞“十四五”規劃,紛紛出臺關于促進儲能行業發展的地方建設規劃。
——31省市儲能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十四五”期間,我國主要省份也提出了儲能行業的發展目標。其中,河北提出,到2025年,全省布局建設新型儲能規模400萬千瓦以上,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到2030年,新型儲能產業體系成熟完備,技術創新水平名列前茅。其他地區發展目標如下所示: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儲能行業的發展背景、裝機情況、投資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儲能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儲能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