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2023年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附業務布局匯總、業績對比、業務規劃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榮昌生物(688331),恒瑞醫藥(600276)、科倫藥業(002422)等
本文核心數據:抗體偶聯藥物(ADC)上市公司營收、研發進度
1、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上市公司匯總
抗體偶聯藥物產業鏈全景圖上游原材料和設備供應商主要有東富龍、奧浦邁、華大智造等;中游參與者主要有樂普生物、信達生物、榮昌生物等;下游民營醫療服務上市企業主要有貝瑞基因、新里程等。
注:上表中關聯度主要參考同花順相關系數;2023年2月,科倫藥業將控股子公司科倫博泰分拆至香港上市,已遞交招股書。
注:上表營業收入除信達生物、東曜藥業、云頂新耀、康諾亞生物、樂普生物為2022年上半年營收外,其他均為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
2、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對比
從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的上市企業布局和已有公開信息分析,注冊資本最多的是恒瑞醫藥,而成立時間最早的是華東醫藥,招投標信息最多的則是復興醫藥,三家企業均屬于傳統醫藥廠商。
從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的上市企業已有的公開信息分析,專利信息相對較多的企業是恒瑞醫藥,其中發明授權504條、發明公布496條;員工總數最多的則是復星醫藥,員工總數為36279人。
注:百力天恒為2022年上半年員工構成情況,樂普生物、康諾亞未披露員工構成情況。
注:百力天恒為2022年上半年員工構成情況,樂普生物、康諾亞未披露員工構成情況。
2、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上市公司業務布局對比
目前國內ADC廠商入場方式主要可分為兩類:一是通過并購、自研或License in等模式布局ADC管線,這些常見于傳統藥企,例如恒瑞醫藥、華東醫藥、科倫博泰、百奧泰等;二是擁有自研類ADC技術平臺,如Biotech企業榮昌生物等。根據 Insight 數據庫,國內在研 ADC 管線數量靠前的企業為恒瑞醫藥、榮昌生物、樂普生物、百奧泰、石藥集團等。
抗體偶連體藥物屬于生物大分子藥物,其研發生產流程包含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申報、臨床試驗、生產申報和規模化生產等多個流程,具有周期長,投入大等特點。
截至2022年3月3日,我國醫藥企業ADC藥物研發進度達到III期臨床階段的有恒瑞醫藥、東耀藥業、復星醫藥等。2022年3月2日,浙江醫藥宣布旗下新碼生物的用于治療HER2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ADC藥物ARX788其隨機、開放、對照、II/III期多中心臨床研究期中分析已達到預設的有效性標準。浙江醫藥已經向CDE提交溝通申請,申請提前終止研究并遞交新藥上市申請。如若順利,這將成為第一款申報上市用于乳腺癌的國產HER2 ADC。
3、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上市公司業務業績對比
根據2022年底藥智網聯合中國藥業雜志社發布的《2022中國藥品研發實力排行榜》,恒瑞醫藥第5年蟬聯研發綜合實力排名第一位;其次是復星醫藥,綜合實力排名前三甲;還有部分企業如榮昌生物和康諾亞生物在生物藥細分賽道表現優于綜合排名,有在垂類領域突出重圍的潛質。從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來看,復星醫藥、華東醫藥、恒瑞醫藥和科倫藥業已達到百億級收入規模,有利于支撐企業在ADC領域的持續研發投入。
注:上表中信達生物、樂普生物、康諾亞為2022年上半年數據。
4、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上市公司抗體偶聯藥物(ADC)業務規劃對比
雖然醫藥產業細分市場眾多,不同上市公司關注的疾病領域和研發的產品類型也有所差異,但是在一些重點疾病和治療領域,上市公司競爭較為激烈。比如復星醫藥長期專注于抗腫瘤及免疫調節、代謝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抗感染和心血管系統等疾病治療領域;恒瑞醫藥重點關注腫瘤、疼痛管理、自身免疫、糖尿病、心血管、抗感染等疾病領域,這些制藥企業在戰略上均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借此不斷提升和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發展軌跡及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